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8分)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这...

(8分)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请分析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A组由F1获得F2的方法是       ,F2矮秆抗病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  

(2)Ⅰ、Ⅱ、Ⅲ三类矮秆抗病植株中,最可能产生不育配子的是    ,其产生过程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_。

(3)A、B、C三组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秆抗病小麦品种的是 组,原因是       

(4)通过矮秆抗病Ⅱ获得矮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         ,与A组方法相比,其最大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 (1)自交 2/3 (2)Ⅱ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3)C 基因突变频率低且不定向 (4)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解析】 试题分析:(1)将F1高秆抗病类型自交,在F2中可获得高秆抗病、矮秆抗病、高秆易感病和矮秆易感病四种类型,从四种类型中选择矮秆抗病Ⅰ。该矮秆抗病类型的基因组成为ttRR或ttRr,其中,不能稳定遗传的(ttRr)在矮秆抗病植株中占2/3。(2)B组中矮秆抗病类型Ⅱ是由F1高秆抗病类型的花药离体培养直接获得,其基因组成为tR,属单倍体,高度不育。(3)由题干信息可知,A为杂交育种,B为单倍体育种,C为诱变育种,因诱变育种具有突变率低且不定向等特点,所以C组最不易获得矮秆抗病品种。(4)矮秆抗病Ⅱ是单倍体,要经过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才能得到矮秆抗病小麦新品种,基因型ttRR,全部为纯合体。 考点:本题考查育种方式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农业研究所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Bt)导入棉花,筛选出Bt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抗虫植株(假定Bt基因都能正常表达)。某些抗虫植株体细胞含两个Bt基因,这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整合情况有右图所示的三种类型(黑点表示Bt基因的整合位点);让这些含两个Bt基因抗虫的植株自交,后代含抗虫基因的个体的比例大小顺序

满分5 manfen5.com

A.甲、丙、乙       B.甲、乙、丙

C.丙、乙、甲        D.乙、甲、丙

 

查看答案

甲型流感病毒(H1N1)是一种RNA病毒,如图是该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的示意图,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因为有吞噬细胞参与,所以人体对甲型流感病毒的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

B.①病原体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③是溶酶体,③处理病原体的过程无特异性,处理的目的是暴露抗原

D.物质④最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信号分子

 

查看答案

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号,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如图表示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因素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胰岛A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影响其分泌的刺激Y可能是血糖水平降低

B.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属于非条件反射;②结构位于下丘脑

C.图示激素主要作用于肝脏细胞,从而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并且抑制葡萄糖分解,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D.靶细胞“受体”的物质基础是脂质,此过程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查看答案

如图为人体内常见的两种不同类型细胞的通讯方式。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通过血液运输调节肝细胞生命活动的方式属于体液调节

B.图中的激素与肝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能持续地发挥调节血糖平衡的作用

C.若B图所示靶细胞为人体唾液腺细胞,那么1应该属于传出神经,靶细胞属于效应器

D.在大脑皮层神经中枢直接控制下,2所释放的物质使靶细胞兴奋,此过程不属于反射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作物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需把两个小麦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常采用基因工程育种技术

B.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常采用单倍体育种

C.培育无籽西瓜需用花粉处理三倍体西瓜的雌蕊柱头

D.袁隆平培育的高产、抗逆性强的杂交水稻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