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9分)如图表示花药培养及单倍体育种的大致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

(9分)如图表示花药培养及单倍体育种的大致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过程①是把幼小的花药分离出来,在无菌条件下放在MS培养基上进行培养,配制该培养基时,需要的物质应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三种)

(2)过程②是花药在MS培养基所提供的特定条件下脱分化,发生多次细胞分裂,形成________________,此过程进行细胞分裂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③是诱导再分化出芽和根,最后长成植株,长成的植株(不考虑核与核之间融合)是________植株,其特点是植株弱小,高度不育,生产上无推广应用的价值,若要使其结子结果,可在移栽后在幼苗茎尖滴加适宜浓度的B物质,通常用到的B物质是________。

(4)过程②与过程③所用培养基有差异,主要是________的差异。

(5)被子植物花粉形成过程中,一个小孢子母细胞经过_______分裂形成小孢子,最终可以形成_______个精子。

 

9分 (1)水、大量元素、微量元素、蔗糖、琼脂、植物激素、有机物等(任答三种即可) 2分    (2)愈伤组织或胚状体 有丝分裂     (3)单倍体      秋水仙素      (4)植物激素  (5)减数分裂    8 【解析】 试题分析:(1)植物组织培养需要营养物质,主要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物(如甘氨酸、烟酸、肌醇、维生素、蔗糖等)等。(2)脱分化(或去分化)是由高度分化的植物组织或细胞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此过程细胞进行有丝分裂。(3)经过花药培养得到的植株为单倍体,表现为高度不育,对茎尖或花粉用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加倍后,则恢复可育性。(4)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比值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比值适中时,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细胞工程的内容,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5分)育种工作者常采用花药培养的方法,使花粉粒发育为单倍体植株。下图是采用水稻的花药进行培养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选取水稻花药→对花蕾消毒→接种和培养→植物体

(1)选取的水稻花药应为________期,此时细胞核由中央移向细胞一侧,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

(2)通过花药培养产生单倍体植株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花粉通过________阶段发育为植株;另一种是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________,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

(3)试管苗形成过程中,必须从培养基中获得无机盐或矿质元素和小分子有机物质等营养物质。要促进花粉细胞分裂和生长,培养基中应有______、__________两类激素。

 

查看答案

(8分)利用微生物分解淀粉生产糖浆具广阔的应用前景。某同学为了从长期种植马铃薯的土壤中分离出能够高效分解淀粉的细菌,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步骤:

①配制以            为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为了使培养基凝固成固体,应该向培养基中加入的物质是                

②将土壤样品接种到已灭菌的培养基上,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上出现             

③将接种针用                     法灭菌后,从②中的培养基上挑取一定量细菌,接种入             (固体、半固体、液体)培养基,在恒温摇床上培养24h,使细菌大量繁殖。

(2)上述所有倒平板和接种操作,都应在超净台上                        附近进行。

(3)上述实验步骤中,从用途看,①所用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如果在培养基中加入碘,则该含有碘的培养基从功能上属于                       培养基。

 

查看答案

(8分)从自然菌样筛选较理想的生产菌种的一般步骤是:采集菌样→富集培养→纯种分离→性能测定。

(1)不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同,获得理想微生物的第一步是从适合的环境采集菌样,然后再按一定的方法分离、纯化。培养嗜盐菌的菌样应从            环境采集。

(2)富集培养指创设仅适合待分离微生物旺盛生长的特定环境条件,使其在群落中的数量大大增加,从而分离出所需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对产耐高温淀粉酶微生物的富集培养应选择     的培养基,并在       条件下培养。

满分5 manfen5.com

(3)上面两图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解,请分析接种的具体方法。 获得图A效果的接种方法是        ,获得图B效果的接种方法是        

(4)配制培养基时各种成分在溶化后分装前必须进行     ,接种前要进行     ,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在       ___条件下进行。

 

查看答案

(4分)Ⅰ.测定亚硝酸盐含量时,要配制标准显色液,即吸取0.20 mL、0.40 mL、0.60 mL、0.80 mL、1.00 mL和1.50 mL亚硝酸钠溶液,分别置于50 mL比色管中,再另取1支空比色管。向各管中分别加入2.0 mL对氨基苯磺酸溶液,混匀,静置3- 5 min后,各加入1.0 mL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最后加蒸馏水补足50 mL。

Ⅱ.用样品处理液代替亚硝酸钠溶液,做一个50 mL的样品显色管,15 min后与标准管对比。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所用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为              

(2)Ⅰ中空比色管起            作用。

(3)关于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原理的正确描述是       

A.重氮化满分5 manfen5.com酸化满分5 manfen5.com显色满分5 manfen5.com比色

B.重氮化满分5 manfen5.com酸化满分5 manfen5.com比色满分5 manfen5.com显色

C.酸化满分5 manfen5.com重氮化满分5 manfen5.com显色满分5 manfen5.com比色

D.酸化满分5 manfen5.com重氮化满分5 manfen5.com比色满分5 manfen5.com显色

(4)Ⅱ中为什么要15 min后对比?                                        

 

查看答案

(10分)低度的果酒、果醋具有一定的保健养生功能。下图是两位同学制果酒和果醋时使用的装置。同学甲用A(带盖的瓶子)装置制葡萄糖,在瓶中加入适量葡萄汁,发酵温度控制在18~25℃,每隔12h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注意不是打开瓶盖),之后再将瓶盖拧紧。当发酵产生酒精后,再将瓶盖打开,盖上一层纱布,温度控制在30~35℃,进行制果醋的发酵。同学乙用B装置,温度控制与甲相同,不同的是制果酒阶段充气口用夹子夹紧外,排气的橡胶管也用夹子夹住,并且每隔12h左右松一松夹子放出多余的气体。制果醋阶段适时向充气口充气。经过20天左右,两位同学先后完成了自己的发酵制作。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酵母菌与醋酸杆菌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后者                    。从制酒和制醋两阶段对装置的处理方式判断,酵母菌和醋酸杆菌的异化作用类型依次是                   

(2)同学甲在制酒阶段,每隔12h左右就要将瓶盖拧松一次,但又不打开,这样做的目的是                            

(3)B装置中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原因是                      

(4)制葡萄酒时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而制葡萄醋时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原因是                    。葡萄汁为酵母菌、醋酸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的营养成分是                                          。(至少写其中三个)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