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某科研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设计了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装置A。
(1)将该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B所示曲线,那么影响小室内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装置刻度管中液滴移到最右点是在一天中的 点。
(2)在实验过程中某段光照时间内,记录液滴的移动,获得以下数据:
`
该组实验数据是在B曲线的 段获得的。
(3)图B中d点与c点相比,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C3的生成量
(4)写出引起小室内氧气含量变化的生理过程的反应式:
①
②
(5)该组同学为测定该植物某时间段的氧气产生速率。该如何设置对照实验?如何处理实验数
①简要写出对照实验设计思路:
②数据处理:若在单位时间内,实验组读数为M,对照组读数为N,该植物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为 。
一块甘蔗田弃耕几年后,形成了杂草地,下面有关该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①此过程属于初生演替,最终一定能演替成为森林
②此过程属于次生演替,最终不一定能演替成为森林
③该杂草地物种丰富度要高于甘蔗田
④该杂草地动物没有分层现象,所以该群落没有垂直结构
⑤动植物在杂草地中都有分层现象,群落有垂直结构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③⑤
下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玉米和花生净光合速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9:30—11:00之间,暗反应过程减缓导致花生净光合速率下降
B.由图可知,8:00—17:00之间,玉米积累有机物的量高于花生
C.在17:00时,玉米和花生的单位叶面积在吸收CO2速率相同
D.在18:30时,玉米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下表是某地区新引入的一种鸟1--7年的种群增长速率。据表分析该种群
A.这7年中种群的数量呈66J P9型增长
B.第5年时鸟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C.该种鸟在该地区的环境容纳量约为第4年时鸟数量的两倍
D.表中的数据可以用样方法调查该鸟的种群数量并计算得出
下列操作得到的数据比实际数值偏小的是
A.样方法:在个体密集区取样
B.标志重捕法:标记物易脱落
C.抽样检测法:在未经摇匀的酵母菌培养液下层取样
D.丰富度调查:不统计不认识的物种
重症肌无力患者由于体内存在某种抗体,该抗体与神经一肌肉突触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使该受体失去功能,最终导致
A.刺激神经不能引起肌肉收缩 B.出现全身性过敏反应
C.肌肉对神经递质的反应性提高 D.机体对病原体的反应能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