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最基本特征,下列有关研究和调查正确的是
A.种群的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B.研究种群“S”型增长曲线在鱼牧养殖生产上的应用时,人们发现种群数量保持在K值左右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C.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D.标志重捕法可用于调查蚯蚓的种群密度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个体的基因型,并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保存对环境更适应的性状
C.无法进行基因交流的生物之间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D.自然选择通过选择个体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某研究小组从蛙的精巢中提取了一些细胞(无突变发生),测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并根据染色体数目不同将这些细胞分为三组,各组细胞数如右图。下列对图中所示结果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乙组细胞中有一部分可能正在进行DNA复制
B.丙组细胞中有一部分可能正在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
C.乙组细胞中有的进行有丝分裂,有的进行减数分裂
D.假设一个精原细胞中的一个DNA被15N标记(原料含14N),经减数分裂,可产生2个被15N标记的甲细胞
下丘脑中每个活的神经细胞都能够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A.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B.代谢中水的产生与消耗
C.遗传信息的复制与表达 D.兴奋的产生与反射的完成
下列叙述中与蛋白质功能相关的是
A.动物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 B.二氧化碳进入叶绿体
C.性激素进入受体细胞的过程 D.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15 分)花椰菜易受黑腐病菌的危害而患黑腐病,野生黑芥具有黑腐病的抗性基因。用一定剂量的紫外线处理黑芥原生质体可使其染色体片段化,并丧失再生能力。再利用此原生质体作为部分遗传物质的供体与完整的花椰菜原生质体融合,以获得抗黑腐病杂种植株。流程如下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所需的酶是 。
(2)过程②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融合的活细胞中有供体的 存在,这一特征可作为初步筛选杂种细胞的标志。
(3)原生质体培养液中需要加入适宜浓度的甘露醇以保持一定的渗透压,其作用是 。原生质体经过 再生,进而分裂和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4)若分析再生植株的染色体变异类型,应剪取再生植株和 植株的根尖,通过 、 、染色和制片等过程制成装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比较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5)采用特异性引物对花椰菜和黑芥基因组DNA 进行PCR 扩增,得到两亲本的差异性条带,可用于杂种植株的鉴定。下图是用该引物对双亲及再生植株1—4 进行PCR 扩增的结果。据图判断,再生植株1—4 中一定是杂种植株的有 。
(6)对杂种植株进行 接种实验,可筛选出具有高抗性的杂种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