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向小白鼠体内注射促甲状腺激素,会使其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对此现象的解释有两种不同的假说:
假说一:该现象是促甲状腺激素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
假说二:该现象是通过促进 ,进而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
为了验证哪一假 与实际情况相符,进行了如下实验:
(1)材料与用具:生理状态相同的A,B两组小白鼠、适宜浓度的促甲状腺激素溶液、手术器械等;
(2)实验步骤:
①测定两组动物血液中的 的含量。
②切除A组小白鼠的 ,B组做相同的外科手术,但不摘除此器官。
③向两组小白鼠注射 。
④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饲养A,B两组小白鼠一段时间。
⑤测定两组小白鼠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
(3)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A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 ,B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含量____ ,则支持假说一。
若A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 ,B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含量 ,则支持假说二。
(8分)研究发现,豚鼠毛色由以下等位基因决定:Ca黑色、Cb乳白色、CC银色、Cd白化。为确定这组基因间的关系,科研人员进行了4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交配组合1可知, 对 为显性性状,亲本的基因型为 。
(2)两只白化的豚鼠杂交,后代的性状是 。
(3)4个等位基因之间显隐性关系昀正确顺序是: (用“>”连接)。
(4)该豚鼠群体中与毛色有关的基因型共有 种,雌雄两只豚鼠杂交的后代最多会出现 种毛色。
(10分)人类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十分复杂,下图是I型、II型两种糖尿病简要(部分)发病机理模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①表示的物质是 。②表示的结构是 。正常情况下,当血糖浓度升高时,结构②活动加强,据图分析,影响②发挥作用的主要物质和结构有 、胰岛素浓度和 。
(2)在用15N标记的氨基酸研究①物质合成和分泌的过程时,发现依次出现放射性的细胞器是___ 。如果图中靶细胞是肝细胞,当血糖浓度降低时,作用于肝脏细胞的激素主要是 。
(3)研究发现某抗原的结构酷似胰岛B细胞膜的某结构,则因该抗原刺激机体后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攻击胰岛B细胞而导致的糖尿病属 (填“I型”或“II型”)糖尿病;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该疾病属于 病。在临床中 (填“I型”或“II型”)糖尿病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
(11分)如甲图装置,反应杯的溶液中加入红花菜豆叶片及少量NaHCO3溶液(可提供CO2),并连接氧传感器,氧传感器的另一端与计算机连接,以监测瓶中O2浓度的变化(光合作用速率用单位时间内O2的吸收量来表示)。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红花菜豆叶片放入反应杯前需抽空叶肉细胞间隙内的气体,目的是 ,随着测试时间的延长,叶片的光合速率逐渐下降,原因是密闭的反应杯中 ,此时,叶绿体中的 (填“C3”或“C5”)含量下降。
(2)若将该装置用来探究CO2是否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则还应该再增加一个装置作为对比实验,即 ;若要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应采取的做法是 。
(3)乙图中c点的确切含义是 ;线段ad(O2释放总量)表明的生物学意义是 。
下图是某地区从1964年到1969年五年间蚊子幼虫基因型频率变化的曲线。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R基因出现的原因最可能是使用杀虫剂后由r基因发生突变
B.杀虫剂施用一年后,种群中R的基因频率为77.5%
C.1965 -1967年间,抗杀虫剂的(性状)变异增强使RR基因型频率升高
D.停止使用杀虫剂多年后,种群中基因型频率最高的将是Rr
蜜蜂种群中雌蜂是二倍体,雄蜂是单倍体,其性别决定属.XY型。右图是细胞胞进行分裂的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有关叙述正确的
A.甲图所示细胞分裂后能形成含染色体A和d的卵细胞
B.乙图所示细胞分裂方式可能是减数分裂或有丝分裂
C.甲图所示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乙图所示细胞中有4条染色单体
D.甲图所示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乙图所示细胞中有1个染色体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