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脱落酸是植物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重要激素,在高温条件下容易降解。研究发现,正常人的体内也存在脱落酸。请回答:
(1)发芽的马铃暮含有毒素,人们储存马铃薯时常喷施脱落酸,目的是______。
(2)下图表示水稻种子成熟过程中生长素、脱落酸和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
①图中的曲线是否能反映出生长素抑制脱落酸的合成? 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
②由图可知,脱落酸促进水稻种子 有机物总量增加最明显的时期是______;这些有机物主要由______(器官)合成的。
(3)脱落酸能抑制人肝癌细胞DNA的复制而将其阻滞于______期。胡萝卜含较多的脱落酸,胡萝卜鲜榨成汁食用比煮熟食用防肝癌的效果更好,原因是____________
(4)脱落酸通过与靶细胞的______结合,从而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目前发现脱落酸可增强吞噬细胞的功能,吞噬细胞在人体免疫调节过程中的主要功能是______。
(8分)研究人员在研究虎皮鹦鹉羽色的遗传时发现,若将纯种的绿色和白色鹦鹉杂交,F1都是绿色的;让F1自交,F2羽毛产生四种表型:绿、蓝、黄、白,比例为9:3:3:l。研究人员认为,鹦鹉羽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等位基因可以用A、a和B、b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利用上述实验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对研究人员的观点加以验证。
实验方案: 。
预测结果: 。
后来经过研究知道,A基因控制合成蓝色素,B基因控制合成黄色素,其机理如下所示。
(2)根据上述信息推断,亲本绿色鹦鹉和白色鹦鹉的基因型分别是 ,F2中蓝色鹦鹉的基因型是 。
(3)F2鹦鹉中,一只蓝色鹦鹉和一只黄色鹦鹉杂交,后代 (可能、不可能)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
(4)若绿色鹦鹉A基因和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了互换属于哪种变异?
(5)鸟类性别决定类型是ZW型。为了保护珍稀濒危鸟类,安全、准确的进行性别鉴定非常重要,因为性别比例是影响种群 的因素之一。1999年研究人员从鸟粪中提取了一种位于其性染色体上的DNA特异序列并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用 进行酶切,再对酶切产物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或电泳检测,成功地对鸮鹦鹉的性别进行了鉴定。
(7分)下图1是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细胞分裂示意图,图2表示由于DNA中碱基改变导致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发生改变的过程,图3为部分氨基酸的密码子表。据图回答:
(1)据图1推测,此种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变异类型有 。
(2)在植物叶肉细胞中图中Ⅱ过程发生的场所有 。(2分)
(3)图3提供了几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如果图2的碱基改变为碱基对替换,则X是图3氨基酸中的_____________可能性最小,原因是必须同时替换 个碱基对。图2所示变异,除由碱基对替换外,还可由碱基对_____________导致。
(4)A与a基因的根本区别在于基因中__________________不同。
(9分)鸣禽是鸟类中最善于鸣叫的一类。鸣禽的鸣唱是在脑中若干功能区(如图甲中字母所示)的控制下,通过鸣管和鸣肌来完成的。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的HVC等功能区是鸣禽鸣唱反射弧结构中的 。该反射的效应器是 。
(2)研究发现雄鸟的HVC区体积明显大于雌鸟。为探究这种差异的原因,研究者进行实验,得到图乙所示的结果。
① 此实验以 鸟的脑为材料,制备装片并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通过计数神经元的
(结构)来统计HVC区神经元的数量。
② 图乙的结果显示,10~15日龄时,雄鸟和雌鸟脑的HVC区神经元的数量差异不大;随日龄增长,雄鸟和雌鸟脑的HVC区神经元数量变化的趋势 是雄鸟脑中HVC区神经元的数量逐渐增多,雌鸟则减少。
(3)进一步研究发现,雄鸟脑中HVC区体积较大与新生神经元所占比例较高有关,而新生神经元数量的雌雄差异与鸟体中激素有关,这类激素最可能是 。为验证这一观点,研究人员做了多组实验,其中一组是选用雌性幼鸟若干只,平均分成两组。在对照组幼鸟皮下植入不含激素的包埋物,实验组的处理是 。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鸟脑中HVC区 。若 ,说明上述观点成立。本实验设置对照组的目的包括 (填选项前的符号)。
① 排除外源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② 排除植入手术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③ 排除包埋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④ 排除激素浓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⑤ 减小激素测量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⑥ 减小动物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⑦ 提供正常激素水平动物的数据作为参照
(8分)鼠尾藻是一种着生在礁石上的大型海洋褐藻,可作为海参的优质饲料。鼠尾藻枝条中上部的叶片较窄,称之狭叶;而枝条下部的叶片较宽,称之阔叶。新生出的阔叶颜色呈浅黄色,而进人繁殖期时阔叶呈深褐色。研究人员在温度18℃(鼠尾藻光合作用最适温度)等适宜条件下测定叶片的各项数据如下表。
(注:光补偿点为总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照强度;光饱和点为总光合速率刚达到最大时的光照强度。)
(1)据表分析,鼠尾藻从生长期进人繁殖期时,阔叶的光合作用强度 ,其内在原因之一是叶片的 。
(2)依据表中 的变化,可推知鼠尾藻的狭叶比阔叶更适应 (弱光/强光)条件,这与狭叶着生在枝条中上部,海水退潮时,会暴露于空气中的特点相适应的。
(3)新生阔叶颜色呈浅黄色,欲确定其所含色素的种类,可用 提取叶片的色素,然后用层析液分离,并观察滤纸条上色素带的 。
(4)在一定光照强度等条件下,测定不同温度对新生阔叶的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
①实验测定净光合速率时所设定的光照强度 (大于/等于/小于)18℃时的光饱和点。
②将新生阔叶由温度18℃移至26℃下,其光补偿点将 (增大/不变/减小),这影响了鼠尾藻对光能的利用效率。因此,在南方高温环境下,需考虑控制适宜的温度及光照强度等条件以利于鼠尾藻的养殖。
下图表示运用影印培养法(使在一系列培养皿的相同位置上能出现相同菌落的一种接种培养方法),检测重组质粒是否导入大肠杆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导入大肠杆菌的重组质粒中有特殊的标志基因
B. 影印培养法使用的是固体培养基进行微生物培养
C. 培养基A和B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营养、pH
D. 培养基B中含有的特殊成分能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