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噬菌体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20%。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31P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至少需要3×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B.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
C.含32P与只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49
D.该DNA发生突变,其控制的性状即发生改变
下图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增长曲线,请仔细分析图中曲线后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种群处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没有资源和空间的限制,种群内个体的增长曲线是___ (填字母),用达尔文进化的观点分析,这是由于生物具有___ _ 的特性。
(2)如果将该种群置于有限制的自然环境中,种群内个体数量的增长曲线是___ _ (填字母),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分析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___ _ ___ _ (2分)。
(3)决定种群密度的最直接因素是___ _ ___ _ 。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此渠道进行的。假如在某温带草原上存在如下图所示的食物网,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食虫鸟属于___ _ 消费者,兔处于第___ _ 营养级。
(2)图中的兔和草食昆虫两者是___ _ 关系。
(3)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分析,该食物网中未体现的成分是___ 。
(4)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 _ _ __ ,其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 _ ___ _ 。
(5)已知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若一种生物摄食两种上一营养级的生物,且它们被摄食的生物量相等,则猫头鹰每增加10千克生物量,需消耗生产者 ___ _ 千克。
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一)方法步骤
取6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接通台灯电源24h后,打开纸盒,观察并记录6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
(二)实验结果预测
在以上装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是___ 号装置,而玉米幼苗基本停止生长的是___ 号装置。
(三)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论
(1)根据1号和___ 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的。
(2)根据1号和___ 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与否有关。
(3)根据1号和___ 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
(4)根据5号和6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发生弯曲生长与 有关。
下图为某种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其中A、B和C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和C三种激素的名称依次是___ _ 、___ _ 、___ _ 。
(2)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时,血液中C的含量增加,则机体的产热量会___ _ ,成年个体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___ _ 。
(3)怀孕母亲缺碘时,C分泌量下降,通过反馈调节,使A和B的分泌量___ _ ,结果甲状腺增生。而胎儿的发育也会受到影响,出生后可能会患有___ _ 。
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的流动
B.能完成该循环的生物一定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C.AB所示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D.进行A过程的生物是自养型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