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11分) 将10g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分离开来,在离体条件下分别研究光合...

(11分) 将10g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分离开来,在离体条件下分别研究光合作用中CO2的吸收量(图A)和呼吸作用中CO2的释放量(图B)。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如图(一)所示,细胞呼吸如图(二)所示,据图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 根据图中数据,推测在光照强度为8klx(千勒克斯)、温度为15℃的条件下,叶肉细胞的净光合强度是        μg/h/10g,在1500勒克斯、30℃条件下,植物光合制造的有机物       (>、<、=)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

(2) 影响图(一)中a曲线P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3) 图(二)中该器官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两条曲线在Q点相交后则重合为一条曲线,此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               

(4) 假定离体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生理活性没有改变。在温度为30℃、光照强度为8klx条件下照光10h后,再转移到温度为30℃的黑暗处,此10g叶肉细胞24h能积累葡萄糖(设为a)        μg。若其他条件相同,而黑暗条件下的温度为15℃,能积累葡萄糖bμg,则a        (>、<、=)b。

(5) 当外界氧浓度为4~5%时,该器官CO2释放量的相对值大约为0.4,而O2吸收量的相对值大约为0.1。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        倍,若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能产生2870kJ能量,其中的59.55%的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其余能量转移至ATP中,则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产生的能量能最多消耗        molADP。

 

(1)3.25     = (2分)      (2)温度          (3)有氧呼吸 (4)30(2分)    <       (5)9    38(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由于实验中将叶绿体和线粒体分离开来研究,因此图A表示的是总光合作用强度,图B表示呼吸作用强度。叶肉细胞的净光合强度=总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4-0.75=3.25μg/h/10g. 在1500勒克斯、30℃条件下,植物总光合作用强度为1.5μg/h/10g,此时细胞呼吸消耗也为1.5μg/h/10g。 (2)图(一)中a曲线P点时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影响呼吸作用的主要外界因素为温度。 (3)图(二)中该器官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两条曲线在Q点相交,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等于释放的二氧化碳,说明此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4)在温度为30℃、光照强度为8klx条件下照光10h后,再转移到温度为30℃的黑暗处,此10g叶肉细胞24h二氧化碳净吸收量=光合作用合成量+呼吸作用消耗量=8×10-1.5×24=44单位,因此积累葡萄糖30μg。若其他条件相同,而黑暗条件下的温度为15℃,此10g叶肉细胞24h二氧化碳净吸收量=光合作用合成量+呼吸作用消耗量=8×10-1.5×10-0.75×14=54.5单位,则积累葡萄糖为37.15μg。 (5)当外界氧浓度为4~5%时,O2吸收量的相对值大约为0.1,CO2释放量的相对值大约为0.4,可推出有氧呼吸释放的CO2的相对值大约为0.1,无氧呼吸释放的CO2的相对值大约为0.3,由此可计算出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0.016,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0.15,因此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9倍。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其余能量均储存在ATP中,因此产生的ATP=2870×(1-59.55%)÷30.54=38mol,同样需要消耗38 molADP。 考点:本题综合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1分)表2数据为实验测得体外培养的某种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体细胞DNA相对含量为2C=12。

满分5 manfen5.com 

(1)该植物根尖细胞分裂间期的总时长约为      小时,染色体数为      对。

(2)G1期细胞内完成的主要活动是        (多选)。

A.染色质丝螺旋缠绕        B.合成一定数量的RNA

C.合成DNA复制需要的酶    D.合成组装纺锤体的蛋白质

(3)可用于对染色体进行染色的试剂是                    (任选一种)。

(4)在图14中绘出该种细胞的一个细胞内DNA含量在细胞周期内的变化

满分5 manfen5.com

(5)s期的启动需要一种蛋白质分子作为启动信号,这种蛋白质在S期之前合成并存在于s期全过程中。若将S期和G1期细胞融合,则G1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时间将          

(6)人们根据M期染色体的行为将其划分为前、中、后和末四个时期,其中染色体数:DNA数=1:2的时期有                        。前期细胞中消失的结构有                    ,推测与相应结构消失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          

(7)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面上会出现一些囊泡,囊泡将彼此融合,囊泡内的物质被用来形成新的细胞壁,囊泡膜将在新的细胞壁两侧形成新的                 

 

查看答案

(9分) 图1表示萌发小麦种子中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图2表示乌鲁木齐北郊某地当年收获的小麦秸秆剪成小段,于7月1日开始分别进行露天堆放、水泡和土埋3种方式的处理,每隔15天检测一次秸秆腐解残留量。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图2

(1) 图1中,催化过程③的酶存在于细胞的                     ,物质B表示           。反应过程释放能量主要的去向为                 

(2)在水泡处理中,主要进行的是图1中的             (填序号)过程; 如果将处理开始时间提早30天,则3条曲线的位置将呈现            趋势。 

(3)据图2分析,利用秸秆最合理的方法是           ,从堆放、水泡2条曲线可以推测好氧性微生物分解能力           (强于/弱于/等于)厌氧性微生物。 

 

查看答案

(12分)分析以下两段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1】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发生了明显变化(如下图)。请回答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由图可知,随培养时间延长,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下降,尿素含量增加。由于在原培养液中没有尿素,推测其是                的代谢产物。尿素跨膜运输的方式为               ,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进入细胞后,在核糖体上经              (生化反应)生成多肽,检测多肽常用            试剂。

(2)转氨酶是肝细胞内参与氨基酸代谢的一类酶,正常情况下这类酶不会排出胞外,这是因为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具有                           的特性。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HCl后,可在培养液中检测到该类酶,可能的原因是                                            

【资料2】原尿中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的浓度与血浆中的基本相同。原尿经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选择性重吸收和分泌作用后形成尿液。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含葡萄糖。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通过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组织液。下图为肾小管壁及相关结构示意图。

满分5 manfen5.com

(3)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是             

(4)葡萄糖从肾小管腔回到血液中共穿过         层磷脂分子。

(5)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浓度         (高于、低于、等于)组织液中的。

(6) 研究发现,水分子进出细胞膜需要一种称为“水通道”的蛋白质。若设法专一性地关闭离体肾小管壁细胞的水通道蛋白,则将导致细胞 (     )

A.在浓溶液中皱缩                 B.在蒸馏水中涨破  

C.蒸馏水中形态基本不变           D.在生理盐水中迅速死亡

 

查看答案

(7分)下图为四种生物的细胞,认真思考回答有关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a细胞作为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其边界是                     

(2)b、d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二者都含有                 

(3)c细胞中,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是                        

(4)b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细胞器是                              

(5)若c为硝化细菌,可将氧化氨释放的能量用于                    作用。

(6)若a为高等植物花瓣细胞,则其色素储存在                       中。

(7)图中能够合成酶的细胞是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细胞凋亡、坏死与癌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细胞癌变不受基因控制

B.细胞坏死,代谢停止;细胞癌变,代谢增强

C.细胞坏死,膜通透性降低;细胞癌变,膜黏着性增强

D.细胞癌变,细胞周期延长;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变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