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分)表2数据为实验测得体外培养的某种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体细胞DNA相对含量为2C=12。
(1)该植物根尖细胞分裂间期的总时长约为 小时,染色体数为 对。
(2)G1期细胞内完成的主要活动是 (多选)。
A.染色质丝螺旋缠绕 B.合成一定数量的RNA
C.合成DNA复制需要的酶 D.合成组装纺锤体的蛋白质
(3)可用于对染色体进行染色的试剂是 (任选一种)。
(4)在图14中绘出该种细胞的一个细胞内DNA含量在细胞周期内的变化
(5)s期的启动需要一种蛋白质分子作为启动信号,这种蛋白质在S期之前合成并存在于s期全过程中。若将S期和G1期细胞融合,则G1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时间将 。
(6)人们根据M期染色体的行为将其划分为前、中、后和末四个时期,其中染色体数:DNA数=1:2的时期有 。前期细胞中消失的结构有 ,推测与相应结构消失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 。
(7)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面上会出现一些囊泡,囊泡将彼此融合,囊泡内的物质被用来形成新的细胞壁,囊泡膜将在新的细胞壁两侧形成新的 。
(9分) 图1表示萌发小麦种子中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图2表示乌鲁木齐北郊某地当年收获的小麦秸秆剪成小段,于7月1日开始分别进行露天堆放、水泡和土埋3种方式的处理,每隔15天检测一次秸秆腐解残留量。
图2
(1) 图1中,催化过程③的酶存在于细胞的 ,物质B表示 。反应过程释放能量主要的去向为 。
(2)在水泡处理中,主要进行的是图1中的 (填序号)过程; 如果将处理开始时间提早30天,则3条曲线的位置将呈现 趋势。
(3)据图2分析,利用秸秆最合理的方法是 ,从堆放、水泡2条曲线可以推测好氧性微生物分解能力 (强于/弱于/等于)厌氧性微生物。
(12分)分析以下两段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1】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发生了明显变化(如下图)。请回答问题。
(1)由图可知,随培养时间延长,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下降,尿素含量增加。由于在原培养液中没有尿素,推测其是 的代谢产物。尿素跨膜运输的方式为 ,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进入细胞后,在核糖体上经 (生化反应)生成多肽,检测多肽常用 试剂。
(2)转氨酶是肝细胞内参与氨基酸代谢的一类酶,正常情况下这类酶不会排出胞外,这是因为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具有 的特性。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HCl后,可在培养液中检测到该类酶,可能的原因是 。
【资料2】原尿中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的浓度与血浆中的基本相同。原尿经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选择性重吸收和分泌作用后形成尿液。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含葡萄糖。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通过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组织液。下图为肾小管壁及相关结构示意图。
(3)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是 。
(4)葡萄糖从肾小管腔回到血液中共穿过 层磷脂分子。
(5)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浓度 (高于、低于、等于)组织液中的。
(6) 研究发现,水分子进出细胞膜需要一种称为“水通道”的蛋白质。若设法专一性地关闭离体肾小管壁细胞的水通道蛋白,则将导致细胞 ( )
A.在浓溶液中皱缩 B.在蒸馏水中涨破
C.蒸馏水中形态基本不变 D.在生理盐水中迅速死亡
(7分)下图为四种生物的细胞,认真思考回答有关问题:
(1)a细胞作为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其边界是 。
(2)b、d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二者都含有 。
(3)c细胞中,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是 。
(4)b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细胞器是 。
(5)若c为硝化细菌,可将氧化氨释放的能量用于 作用。
(6)若a为高等植物花瓣细胞,则其色素储存在 中。
(7)图中能够合成酶的细胞是 。
下列有关细胞凋亡、坏死与癌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细胞癌变不受基因控制
B.细胞坏死,代谢停止;细胞癌变,代谢增强
C.细胞坏死,膜通透性降低;细胞癌变,膜黏着性增强
D.细胞癌变,细胞周期延长;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变短
下列对于细胞分化不同水平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从细胞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结果
B.从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细胞器的数目、形态、结构、功能及细胞质基质成分和功能改变的结果
C.从蛋白质分子的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蛋白质种类、数量、功能改变的结果,这是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
D.从核酸分子的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