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容易获得突变体的主要原因是 A.培养的细胞一直处于不断分生...

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容易获得突变体的主要原因是

A.培养的细胞一直处于不断分生的状态

B.培养基营养丰富,易于植物生长

C.纺锤丝的形成容易受抑制

D.DNA复制容易受抑制

 

A 【解析】 试题分析:突变体是发生了变异的个体,在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中,由于培养细胞一直处于不断的分生状态,因此容易受到培养条件和外界压力的影响,在DNA分子复制的过程发生基因突变,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了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发生的突变,意在考查考生的审题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表示某植物的培育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A→F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B.C中是高度液泡化的薄壁细胞

C.植株A和F中的染色体组数相同

D.植株F一般可直接应用于生产

 

查看答案

关于蛋白质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蛋白质分子直接进行操作

B.蛋白质工程能产生出自然界中不曾存在过的新型蛋白质分子

C.对蛋白质的改造是通过直接改造相应的mRNA来实现的

D.蛋白质工程的流程和天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是相同的

 

查看答案

下列哪一种方法不能用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导入或表达

A.将目的基因直接打上放射性标记,导入受体细胞后用检测仪跟踪

B.在含某种抗生素的培养基中培养导入了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

C.利用相应的DNA探针与受体细胞DNA分子进行杂交

D.提取受体细胞蛋白质,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进行检测

 

查看答案

(16分)实验小组想利用下列装置测定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请回答有关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若乙装置为对照组,则其和甲装置的区别应为________。

(2)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

①在甲、乙两装置的烧杯中加入________溶液(NaOH或NaHCO3)。

②将两装置放在适宜的光照下照射1 h,测定红墨水滴的移动距离。

③实验结果:乙装置中红墨水滴向右移动0.5 cm,甲装置中红墨水滴向______移动4 cm。

(3)测定植物的呼吸强度。

①在甲、乙装置的烧杯中加入________溶液(NaOH或NaHCO3)。

②将两装置放在________环境中1小时,温度与(2)中温度相同。

③实验结果:乙装置中红墨水滴向右移动0.1 cm,甲装置中红墨水滴向____移动1.5 cm。

综合分析可知,该植物的实际光合强度为每小时红墨水滴向_____移动_____cm。

 

查看答案

(16分) I.自然界中,与花生相比,玉米更适合生长在高温、光照强烈和干早的环境中,其利用CO2的能力也远远高于花生。某科研小组选取玉米和花生为实验材料做了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下面甲、乙二图中,甲图表示光合作用部分过程,乙图表示夏季白天两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甲图表示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此过程中三碳化合物被_______还原,碳元素的转移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

 (2)乙图中d曲线表示_______________(选填“玉米”或“花生”) 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17点到18点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下图为正常绿色植物的叶绿素a的吸收光谱、色素总吸收光谱以及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作用光谱代表各种波长下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请据图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3)作用光谱与叶绿素a吸收光谱曲线不吻合,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下列物质的变化趋势与作用光谱基本一致的是_________。(双选)

  A.O2的释放量    B. C3的总量     C. C5的总量       D.有机物的生成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