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某些机体可对环境中的花粉发生过敏反应。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组织胺可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

某些机体可对环境中的花粉发生过敏反应。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组织胺可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相结合,最终导致人体出现皮肤红肿、哮喘、过敏性休克等症状。下图表示其中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B细胞受到该种花粉刺激后增殖、分化产生的x细胞称为 --。x细胞产生的抗体与肥大细胞膜上的 --— 相结合后,机体进入致敏状态。

(2)当同种花粉再次侵入机体,可与肥大细胞表面的--发生特异性结合,促使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

(3)组织胺可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血浆蛋白渗出,从而出现局部皮肤红肿等症状。

(4)抗过敏药物可以减轻过敏症状,其作用的机理可能是 --(多选)

A.与抗体结合,阻断抗原抗体反应

B.稳定肥大细胞,阻止其释放组织胺

C.与组织胺竟争受体结合位点

D.杀菌消炎,使过敏原失去活性

E.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1)浆细胞  特异性受体  (2)抗体  (3)增大   (4)ABC 【解析】 试题分析:(1)B细胞受抗原刺激增殖分化为能产生抗体的浆细胞。抗体与肥大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导致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2))当同种花粉再次侵入机体,肥大细胞表面的抗体会与之结合。(3)组织胺可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产生过敏症状。(4)抗过敏药物可以减轻过敏症状,其作用的机理针对过敏反应的机理。可能是与抗体结合,阻断抗原抗体反应,肥大细胞不会释放组织胺;可能是稳定肥大细胞,阻止其释放组织胺;也可能是与组织胺竟争受体结合位点,这样组织胺就不会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相结合,不会产生过敏反应症状。过敏原不是病菌,故抗过敏药物不可能使过敏原失去活性;过敏反应是特异性免疫,与神经调节无直接关系。故选ABC。 考点:本题考查过敏反应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0分)新型保健食品螺旋藻是一种蓝藻,通常认为它是光合自养型生物。近年来人们发现螺旋藻也能利用有机碳进行混合营养生长,且光合速率得到提高。研究人员以酸醋盐作为补充有机碳源,研究其对钝顶螺旋藻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

满分5 manfen5.com

请回答:

(1)提取光合色素时可以用--。作为提取液。

(2)本实验的因变量为--—。

(3)由上表数据可知:--,其中对--的影响最为显著。据此推测,补充醋酸盐之所以能提高螺旋藻的光合速率,是因为 --—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基因控制麝香豌豆花颜色的部分过程。图示过程显示

满分5 manfen5.com

A.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紫花性状

B.基因突变导致生物产生新的性状

C.基因重组导致生物产生新的性状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查看答案

炎热、多风的环境可能会减慢光合速率.相关解释正确的是

A.炎热使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的结构受到破坏

B.炎热使植物过度失水,气孔关闭导致CO2吸收减少

C.多风使空气中的O2浓度升高,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增加

D.多风使空气中的CO2浓度降低,暗反应过程受阻

 

查看答案

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转变成7一乙基鸟嘌呤,后者不与胞嘧啶配对而与胸腺嘧啶配对。育种专家用适宜浓度的EMS溶液浸泡小麦种子,可以

A.使小麦的优良性状得以稳定遗传

B.导致DNA分子无法形成双螺旋结构

C.获得G—C转换成A—T的新DNA序列

D.获得嘌呤含量高于嘧啶含量的细胞核DNA

 

查看答案

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正常肢对短肢为显性,基因位于Ⅳ号染色体上。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果蝇(单体)能正常生存和繁殖。基因型为Aa XW X w的果蝇与红眼短肢单体雄果蝇杂交。F1

A.白眼短肢果蝇占l/16

B.白眼正常肢单体果蝇占2/16

C.红眼短肢单体雌果蝇占4/16

D.红眼正常肢雌果蝇占4/16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