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B.酶和DNA都是含有氮元素的生物大分子
C.肌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D.含有元素C、H、O、N的物质可能是核酸、酶、果糖、脂肪等
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核糖体是噬菌体、细菌、酵母菌共有的细胞器
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CO2和H2O
C.叶绿体是所有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D.在植物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活动加强
下列实验中,既需要使用显微镜又需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的是:
A.检测苹果中的还原糖含量
B.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C.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
D.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
(16分)研究人员用同种小鼠进行了某中药制剂、四环素(一种抗生素)对肝脏脂肪含量影响的实验。实验设计和结果如下表所示(中药制剂和四环素都用生理盐水溶解),请据表分析回答:
组别 |
除每天喂养相同的饲料外,进行如下处理 |
在第11天测量并计算每组小鼠肝脏脂肪的平均含量(mmol·L-1) |
|
连续11天每天喂下列试剂 |
同时第8天至第11天每天腹腔注射下列物质 |
||
甲组 |
等体积生理盐水 |
等体积生理盐水 |
0.49 |
乙组 |
等体积生理盐水 |
0.025mmol四环素 |
6.51 |
丙组 |
中药制剂(0.05g) |
0.025mmol四环素 |
4.74 |
丁组 |
中药制剂(0.10g) |
0.025mmol四环素 |
4.52 |
戊组 |
中药制剂(0.15g) |
0.025mmol四环素 |
4.10 |
(1)若要观察小鼠皮下脂肪细胞中的脂肪颗粒,可用 染液染成 色。
(2)现有健康的体重相近、发育状况相同的雌雄小鼠各100只,按上表的实验设计应如何对
这些小鼠进行分组? 。表中所示的实验自变量有 。
(3)甲组和乙组对照可说明 。上表实验结果可初步说明该中药制剂能对小鼠起什么作用? 。
(4)研究人员认为,还需要观察中药制剂对小鼠(没有注射四环素)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请完善实验设计并回答问题:
Ⅰ.实验步骤:
①步骤一:按上表所示的实验设计的要求增加3组小鼠,并编号。
②步骤二:这3组小鼠除每天喂养相同的饲料外,每天还需分别喂 ,共11天。同时在第8至11天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保持其它条件适宜且相同。
③ 步骤三:测量并统计实验结果。
Ⅱ.讨论:
①将得到的实验结果与上表的 组的结果进行对照,然后得出结论。
②步骤二中需要“保持其它条件适宜且相同”,其原因是 。
(16分)我国科学家率先完成了家蚕基因组精细图谱的绘制,将13000多个基因定位于家蚕染色体DNA上。家蚕是二倍体生物,含56条染色体,ZZ为雄性,ZW为雌性。
(1)研究家蚕的基因组,应研究 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正常情况下,雌蚕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W染色体的数量是____条。
(2)下图为科学家培育出“限性斑纹雌蚕”过程图。图中“变异家蚕”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_____________。由“变异家蚕”培育出“限性斑纹雌蚕”所采用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家蚕的一对常染色体上有控制蚕茧颜色的黄色基因(Y)与白色基因(y)。在另一对常染色体上有I、i基因,当基因I存在时会抑制黄色基因Y的作用,从而使蚕茧变为白色;而i基因不会抑制黄色基因Y的作用。若基因型为IiYy、iiyy的两个个体交配,产生了足够多的子代,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 _。若基因型为IiYy的两个个体交配,子代出现结白色茧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
(4)家蚕中D、d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d是隐性致死基因(导致相应基因型的受精卵不能发育,但Zd的配子有活性)。是否能选择出相应基因型的雌雄蚕杂交,使后代只有雄性?_________________,(1分)请根据亲代和子代基因型情况说明理由 ______ 。(3分)
(16分)苯丙酮尿症、白化病和尿黑酸症均为人类遗传病,其中苯丙酮尿症是由于苯丙氨酸代谢异常造成苯丙酮酸在血液中大量积累,使患者尿液中苯丙酮酸含量远高于正常人。尿黑酸症是由于尿黑酸在人体中积累使人的尿液中含有尿黑酸,这种尿液暴露于氧气会变成黑色。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导致苯丙酮尿症的直接原因是由于患者的体细胞中缺少 。
(2)若酶③是由n个氨基酸、2条肽链组成的,则合成酶①的过程中脱去了 个水分子,酶③基因的碱基数目至少为 。
(3)上述实例表明,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之一是 。
(4)下图是一个尿黑酸症家族系谱图,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①该病的遗传方式是 。
②如果Ⅲ8同时还患有苯丙酮尿症和白化病,那么Ⅱ3和Ⅱ4生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的几率 ,Ⅱ3和Ⅱ4生一个正常孩子的几率 。
③现需要从第Ⅳ代个体中取样(血液、皮肤细胞、毛发等)获得该缺陷基因,请选出提供样本的较合适的个体,并解释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