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中有一种致死性疾病,隐性纯合的儿童(aa) 10岁左右全部死亡,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都表现为正常。已知某人群中,基因a在成人中的频率为0.01。如果群体中随机婚配且没有突变发生的情况下,在下一代的新生儿中杂合子(Aa)的频率是
A.0.0198 B.0.099 C.0.198 D.0.0001
下图为人类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II4为患者。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该病属于隐性遗传病,但致病基因不一定在常染色体上
B.若I2携带致病基因,则I1、I2再生一患病男孩的概率为l/8
C.若I2不携带致病基因,则I1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含2个致病基因
D.该病易受环境影响,II3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2
细胞代谢受酶的调节和控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都是通过影响细胞内酶活性来调节细胞代谢
B.代谢的终产物可反馈调节相关酶活性,进而调节代谢速度
C.同一个体各种体细胞酶的种类相同、数量不同,代谢不同
D.对于一个细胞来说,酶的总类和数量不会发生变化
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B.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C.在减数分裂中,会由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D.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加倍
下图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①~⑧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过程简便,但培育周期长
B.②和⑦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
C.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
D.⑤与⑧过程的育种原理不相同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及无机环境的碳流动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组成成分,A~D代表4种动物。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_____________。大气中CO2的来源除图中所示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图中存在的食物链(网):_______________。
(3)群落中4种动物的分层现象与食物和_______________有关。
(4)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各生物种群的数量均接近_______________值。若某种原因造成了生物C灭绝,其他生物数量发生较大波动后又逐渐趋于稳定,其原因是该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
(5)人为因素导致图中_______________的大量减少,是导致温室效应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