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含有A和a的自然种群中,AA个体很容易被淘汰,那么按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在此条件下该物种将
A.不断进化 B.不断衰退
C.产生新物种 D.丧失基因库
货币状掌跖角化病是一种遗传病,患者脚掌部发病一般从幼儿学会走路时开始。随年龄增长患处损伤逐步加重,手掌发病多见于手工劳动者。下图为某家族中该病的遗传系谱,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家系图判断此病最可能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Ⅳ代中患者与正常人婚配生女儿可避免此病的遗传
C.家系调查与群体调查相结合可推断此病的遗传特点
D.此病的症状表现是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3分)某植物(2n=10)花蕊的性别分化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B和E共同存在时,植株开两性花,表现为野生型;仅有显性基因E存在时,植株的雄蕊会转化成雌蕊,成为表现型为双雌蕊的可育植物;只要不存在显性基因E,植物表现为败育。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问题:
(1)该物种基因组测序应测 条染色体,在雌配子形成过程中细胞内可形成 个四分体。
(2)纯合子BBEE和bbEE杂交,应选择 做母本,得到的F2代中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
(3)BbEe个体自花传粉,后代可育个体所占比例为 ,可育个体中纯合子的基因型是
(4)请设计实验探究某一双雌蕊个体是否为纯合子。(提示:有已知性状的纯合子植株可供选用。)
实验步骤:① ;
② 。
结果预测:如果 .则该植株为纯合子;
如果 ,则该植株为杂合子。
(10分)下图表示在20℃条件下,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
(1)在较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A、B植物相比,受到影响较大的是______植物。
(2)当光照强度为a时,比较A、B植物的有机物积累速率MA、MB和有机物合成速率NA、NB的大小,结果应分别为MA____MB、NA_____NB(填 “>”“<”或“=”)。
(3)科学家通过对绿色植物转换CO2的研究中可知: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绿色植物对外界CO2的转换为定值(实际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外界CO2量×转换率+呼吸作用CO2释放量);②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CO2来自于外界与呼吸作用两方面。已测得呼吸作用释放CO2为0.6μmol/h,现用红外测量仪在恒温不同光照下测得如下的数据,实际光合量用葡萄糖表示。
外界CO2浓度(μmol/h) 实际光合量(μmol/h) |
1.2 |
2.4 |
3.6 |
4.8 |
|
光照强度(klx) |
1 |
0.1 |
0.1 |
0.1 |
0.1 |
2 |
0.27 |
0.44 |
0.61 |
0.78 |
从表中数据的对比可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 。
当光照强度为1klx时,实际光合量都为0.1μmol/h。原因是 。
当光照强度为2klx时,当实际光合量0.27μmol/h时,植物从外界吸收CO2为 μmol/h,
植物对外界CO2转换率为 。
(9分)2010年11月在坎昆举行的全球气候大会的重要议题之一是确立各国“X气体”减排目标;如果坎昆会议制定的所有目标均顺利完成,全球“X气体”排放量可能下降60%,平均气温也将下降2摄氏度,请据此资料回答:
(1)资料中所说的“X气体”主要是指 ,各国气体排放均会对全球气候造成影响,说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 的特点。
(2)上图1为生态系统中该气体的生成和构成该气体的某种元素的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丁构成系统的 ,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则乙是 ,过程⑤表示
作用,若过程③和④的成分越复杂,则该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越高。
(3)设过程③④代表的生物之间有如图2所示的食物关系,若E种群的能量为5.8×109 kJ,B种群的能量为1.3×108 kJ,D种群的能量为1.5×108 kJ,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A种群的能量是 kJ;此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 的特点。
(4)请再列举两项影响人类发展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
(8分)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物质乙是一种糖蛋白。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下丘脑神经细胞除具有神经细胞的功能外,还具有 功能。
(2)如果用物质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甲、乙的分泌量的变化分别是 、 ;如果用物质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丙的分泌量 ,原因是 。
(3)物质乙与甲状腺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 结合,反映出细胞膜能进行 。
(4)若刺激图中A点,电表指针偏转的情况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