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9分) 绣线菊是一种常见的园林栽培灌木,花色绚丽,品种繁多。为研究金山绣线菊和...

(9分) 绣线菊是一种常见的园林栽培灌木,花色绚丽,品种繁多。为研究金山绣线菊和金焰绣线菊对弱光照的耐受能力,研究者完成实验得到如下结果。

满分5 manfen5.com

(1)研究者利用遮荫网控制不同组别的透光程度,对照组应采取的处理是      。各处理条件下,图中所示有机物积累量最多的时刻是       

(2)处理条件为      时,两种绣线菊光合速率在全天只出现一次高峰,此条件主要影响光合作用发生在

      部位的      阶段。

(3)恢复处理是指撤掉遮荫网,常规条件培养15天后测定的指标。从图1两种绣线菊恢复处理的曲线可知,对弱光耐受能力更强的是        绣线菊,理由是         

(4)本实验每种处理条件几乎都在12:00左右出现“低谷”,此时细胞间隙中的      不足,直接产物      下降。

 

9分 (1)自然光照(或:完全不遮荫)      16:00 (2)透光20%~25%       基粒(或:类囊体薄膜)     光反应 (3)金焰     透光20%~25%条件处理的金焰绣线菊恢复处理后,在(8:00)光照较弱的条件下的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合理给分) (4)CO2      C3(或:三碳化合物)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净光合作用大于0,有机物有积累。 考点:本题综合考查生态知识及识图能力,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0分)回答下列有关生态学的问题:

(1)研究人员将S1与S2两个种群放在一起培养,在环境温度为T1与T2条件下,测得种群数量变化如图A、图B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①S1种群与S2种群的关系是            

②如果环境温度是不稳定的,在一定频率下发生T1、T2的交替变化,S1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C。请在图C的坐标中表示出S2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2)科研人员对海洋某种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变化,如图D所示,分析图回答问题。

①在______点附近时,种群补充量最大;在________点附近时,表示环境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K值)。

②图D所示的原理在生物捕捞中的指导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12分)下图甲表示人体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图乙表示图甲中某部分结构的化学信号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可在A、B、C、X、Y、Z六处中的__________ 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如果能引起肌肉收缩,则说明该材料符合实验要求。

(2)如果在Y处膜外安放如图所示的灵敏电流表,给予X点一个适宜强刺激,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的次数为__________次。

(3)乙图所示结构为甲图中的_______(填字母),此处传递的信号的形式为__________。

(4)为了探究某种药物(可阻断反射活动)的作用部位,可把图甲所示实验材料随机分为Ⅰ、Ⅱ两组。将该药物涂在Ⅰ组材料的__________(填字母)处,然后给予感受器一适宜刺激,观察肌肉是否收缩,以探究药物是否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将该药物涂在Ⅱ组材料的__________(填字母)处,然后给予感受器一适宜刺激,观察肌肉是否收缩,以探究药物是否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查看答案

(11分) 某校生物实验小组要对动物细胞是否也能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进行实验探究,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作出的实验假设是动物细胞能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请你说出作出该假设的理论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实验仪器、试剂:显微镜、带刻度的载玻片、取材工具、食盐等。

实验材料:为了便于取材和观察,最好选用人的________细胞作为实验材料。

实验步骤:

A.配制并选用生理盐水、蒸馏水、9%的食盐溶液。

B.在载玻片的中央滴加一滴________,放入所选细胞,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制备同样装片若干个,分别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C.取一张临时装片,在载玻片的一侧滴加蒸馏水,另一侧         ;另取一张临时装片,在载玻片的一侧滴加9%的食盐溶液,另一侧操作同上。

D.用显微镜观察。观察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预期及结论:如果你的假设成立,则实验的预期结果是:在滴加蒸馏水的实验中______________;在9%的食盐水的实验中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12分 )下图甲、乙分别是两类高等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在甲、乙两细胞中都存在,且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________(填编号),甲图若为洋葱根尖细胞,则不应有 ________(填编号)结构。

(2)甲图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________(填编号);乙图中能够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填编号)。

(3)甲、乙两细胞均经过有丝分裂过程形成,在分裂过程中的________期和________期有区别。

(4)若乙细胞为消化腺细胞,将3H标记的亮氨酸注入该细胞,在该细胞的结构中3H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用箭头和标号表示)。

(5)在光照充足处,给甲细胞提供含14C的二氧化碳,在结构⑨中14C的转移途径是         __________  (用箭头和物质名称表示)。

(6)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乙细胞,发现其对Ca2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具体见下表),其他实验条件相同,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试管号

培养液体积(mL)

10

5

10

5

起始酵母菌数(103个)

10

5

5

10

A.4个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值的时间是Ⅳ=Ⅰ>Ⅱ=Ⅲ

B.4个试管内的种群在K/2时增长最快

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          

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的开始下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