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图表示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据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叶绿素a和叶...

下图表示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据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 叶绿素a和叶绿素b对红光和蓝紫光的吸收峰值相同

B. 土壤中缺乏镁时,420nm~470nm左右波长的光的利用量显著增多

C. 由550nm波长的光转为670nm波长的光后,叶绿体中C3的还原速率会增加

D. 在晚间用大约550nm波长的绿光照射行道树,可以大量增加空气中的氧气浓度

 

C 【解析】 试题分析: 由图可知,叶绿素a对蓝紫光的吸收峰值小于叶绿素b,而对红光的吸收峰值大于叶绿素b,A错误;镁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元素,镁缺乏时,叶绿素合成受阻,直接影响植物对光的吸收,但镁可以由老化的叶片向幼嫩的叶片转移,B错误;由550 nm波长的光转为670 nm波长的光后,光反应增强,从而促进C3的还原,C正确;植物几乎不吸收大约550 nm波长的绿光,达不到植物光合作用的目的,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叶绿体中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并能进行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将刚采摘的新鲜蓝莓分成两等份。一份用高浓度的CO2处理48h后,贮藏在温度为1℃的冷库内。另一份则始终在l℃的冷库内贮藏。从采后算起每10天取样一次,测定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计算二者的比值得到下图所示曲线。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第20天对照组蓝莓产生的乙醇量高于CO2处理组

B.第40天对照组蓝莓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C.比值大于1,表明蓝莓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D.贮藏蓝莓前用CO2短时处理,能抑制其在贮藏时的无氧呼吸

 

查看答案

在有氧状况下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会受到抑制(巴斯德效应)。有人将酵母菌破碎获得细胞匀浆,并把部分细胞匀浆离心后得到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线粒体),由此得到三种物质:细胞匀浆、上清液和沉淀物。再向下述三套装置中各自加入上述三种物质中的某一种(设为X、Y、Z),装置一:葡萄糖溶液+无菌水+X,装置二:葡萄糖溶液+无菌水+ATP+Y,装置三:葡萄糖溶液+无菌水+氧气+Z,各装置中各种剂量均适宜。最后检测三套装置中有无CO2产生。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本实验中加入三套装置的物质X、Y、Z应该都是上清液

B.本实验的各装置中不加细胞匀浆是为了排除有氧呼吸的干扰

C.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有氧状况下抑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因素是氧气还是ATP

D.本实验的唯一自变量应是加入三个装置中的酵母菌提取物质(X、Y、Z)的种类

 

查看答案

植物组织在一定时间内,放出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与吸收氧气的物质的量的比率叫做呼吸商,简称RQ。已知糖类的RQ值为1,脂肪的RQ值小于1。下表为测定豌豆种子萌发过程中二氧化碳释放量和氧气吸收量的变化数据:

满分5 manfen5.com

据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30小时豌豆种子的呼吸主要是有氧呼吸 

B.40小时时,种子萌发时呼吸消耗的主要是脂肪

C.若以葡萄糖为底物,30小时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131mg

D.40小时以后豌豆种子的RQ值小于1,呼吸消耗的可能是糖类和脂肪

 

查看答案

下图①~④表示不同条件下,植物叶肉细胞的CO2转移途径。某小组在密闭玻璃温室中进行植物栽培实验,他们对室内空气中的CO2含量进行24小时监测,并根据数据绘制了如下图所示的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忽略土壤微生物代谢活动产生的CO2量)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A. ①与曲线中a点相符B.②与曲线中b点相符

C.③与曲线中c点相符D.④与曲线中d点相符

 

查看答案

如下图是验证酶的催化特性的几组对比实验,1~5号试管内装有等量等浓度的H2O2 溶液。1~4号试管的控制温度与投入物品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1~4号试管都是为了验证酶的某一项特性而设置,则4号设置得不科学

B.若投入物品后立即用带有余烬的火柴去试探1~4号试管口,则只有1号试管口火柴迅速复燃

C.若要证明酶的活性受酸碱度的影响,要再增设5号试管,5号试管内应加入1克用酸液或碱液浸泡过的鲜猪肝,温度为37℃

D.如C选项设置的5号试管与2号试管做对比实验,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过酸或过碱会影响酶活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