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P合成酶是细胞中常见的蛋白质,它由两部分组成,F0为嵌入生物膜的疏水端,F1为生物膜外的亲水端(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ATP合成酶与ATP的共有组成元素一定包括C、H、O、N
B.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形成一磷酸腺苷(AMP),AMP是某些酶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C.ATP合成酶存在于原核细胞细胞膜,真核细胞线粒体内膜、叶绿体类囊体膜等生物膜上;构成这些生物膜基本骨架的磷脂分子具有疏水端和亲水端
D.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中的ATP水解供能,此时肌肉细胞中ATP合成酶没有活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脂人群相对增多。脂类在血液中以脂蛋白的形式进行运送,并可与细胞膜上存在的特异性受体相结合,进入细胞内进行代谢(如图所示)。对该图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图中物质X很可能是具有识别功能的受体蛋白
B.物质X在溶酶体酶的作用下被水解为氨基酸
C.该过程的完成与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密切相关
D.该过程需要消耗ATP直接提供的能量
下列与细胞内物质运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绿体合成的ATP可用于细胞的其他生命活动
B.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
C.内质网形成的具膜小泡包裹各种水解酶构成溶酶体
D.分泌蛋白在细胞内运输不需穿越生物膜
构成人体细胞的糖蛋白必须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合成。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获得人糖蛋白的受体细胞是 ( )
A.酵母菌 B.大肠杆菌 C.噬菌体 D.肺炎球菌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不同的细胞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的卵细胞表面积较大,因此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高。
B.人成熟红细胞内02含量高,因此有氧呼吸旺盛。
C.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
D.所有具备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
(12分)稻田养鱼是一种能够实现鱼、稻双丰收的生产模式。某实验小组对稻田养鱼作了如下的实验研究:插秧后,即对实验区(即稻田中水深约10cm的养鱼沟)进行消毒,并选取健康状况良好的小鲫鱼若干条放养(鲫鱼以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为食,浮游动物以浮游植物为食),对照区不放养鱼,其他条件均相同。期间检测浮游植物的干重,所有处理均设置3次重复。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设置重复实验的目的是
(2)实验的第一个月检测发现,实验区浮游植物的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区,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3)实验开始第二个月后(稻苗生长旺盛期),检测发现实验区和对照区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均显著下降,产生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可能是 或 等不足。有人试图用增加施肥的办法来增加浮游植物的生物量,效果并明显。这说明此时肥料对浮游植物的生长不具有 作用。
(4)从生态系统结构分析,稻田养鱼增加了稻田生态系统中 的复杂性;从生态系统功能分析,稻田养鱼促进了稻田生态系统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