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18分)下图是某地农民蔬菜大棚内夏季晴天一昼夜植物吸收或释放CO2速率和大棚内...

(18分)下图是某地农民蔬菜大棚内夏季晴天一昼夜植物吸收或释放CO2速率和大棚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据图A分析:图A中净光合作用量为零的点有         。ab段曲线上升的原因是:      。ef段曲线下降的原因是:                   

(2)据图B分析: 图B中净光合作用量为零的点有            。该大鹏内蔬菜在24 h内________(填“能”或“不能”)积累有机物。判断的依据是            。大棚内每天要适当通风,以补充       ,否则蔬菜将不能生长。

(3)CO2通过气孔进入蔬菜叶肉细胞后,首先与           结合而被固定,固定产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                

 

(每空2分,共18分) (1)d和h点;凌晨随温度降低,植物呼吸释放CO2速率降低;接近中午,为减少蒸腾作用,部分气孔关闭,植物吸收CO2速率降低; (2)D点和H点;能经过一天大棚内CO2浓度H低于开始的A点浓度,说明一天中大棚内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CO2。 (3)C5  [H]和ATP 【解析】 试题分析:(1)在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时,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量为零,此时植物在宏观上表现为既不吸收也不释放二氧化碳,由图A曲线可以看出,净光合作用量为零的点有d点和h点。在凌晨外界温度比较低,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弱,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减少,所以在图A曲线中,ab段表现为上升趋势,中午外界温度较高,为了减少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植物叶片气孔关闭,导致植物此时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明显降低。 (2)在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时,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量为零,此时植物在宏观上表现为既不吸收也不释放二氧化碳,此时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保持一定不变,由图B可以看出净光合作用量为零的点有D点和H点,在一天二十四小时开始时,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为A,经过一天的时间,最终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低于A点,说明整个过程表现为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所以大棚蔬菜在24小时内可以积累有机物。 (3)在暗反应阶段中,绿叶从外界吸收来的二氧化碳,不能直接被氢[H]还原。它必须首先与植物体内的C5结合,这个过程叫做二氧化碳的固定。一个二氧化碳分子被一个五碳化合物分子固定以后,很快形成两个三碳化合物,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三碳化合物接受ATP释放出的能量并且被氢[H]还原。 考点:主要考查对光合作用的过程等考点的理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筛选”是很多生物试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下列各项中不需要经过“筛选”的是

A.基因工程育种中已经成功导入目的基因的植株

B.制备单克隆抗体时经过诱导融合的杂交细胞

C.多倍体育种中经过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的幼苗

D.单倍体育种中接种到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的F1的花药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生态学相关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A.某种群年初个体数为100,一年内新生个体20个,死亡个体10个,年末时个体数为1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

B.科研人员在调查某河流污染情况时发现每毫升河水中含有9个大肠杆菌,该结论不能反映出种群的空间特征

C.某农场丰富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良好环境,鼠的大量繁殖引来鹰的捕食。黑线姬鼠种群数量的下降说明了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动植物物种丰富,其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

 

查看答案

对于生物的生命活动的调节,合理的是

A.太空失重状态下生长素不能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B.当人体从寒冷环境到达炎热环境后,身体产热量增加,散热量减少

C.胰岛素分泌不足,可能会使机体对脂肪的利用比例增加

D.类风湿性心脏病和艾滋病都是由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陷造成的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因不含染色体,其产生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只有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B.在动物精原细胞分裂间期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但有转录和翻译的发生

C.基因重组包含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和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

D.六倍体小麦花粉离体培养成的个体是三倍体,该个体在减数分裂时常常发生联会紊乱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酶特性的实验设计中,最科学、严谨的一项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验证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实验组:2 mL 3%的H2O2溶液+1 mL过氧化氢酶,保温5 min后观察

对照组:2 mL 3%的H2O2溶液+1 mL蒸馏水,保温5 min后观察

B       验证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实验组:2 mL 3%的淀粉溶液+1 mL新鲜唾液,保温5 min碘液检验

对照组:2 mL 3%的蔗糖溶液+1 mL新鲜唾液,保温5 min碘液检验

C            探究酶作用的适宜温度        5 mL 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2 mL 新鲜唾液+碘液,每隔 5 min将溶液温度升高10 ℃,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D            验证pH对酶的催化速率的影响 向三支试管分别加入1 mL新鲜唾液,再依次加入1 mL不同pH的缓冲液,2 mL 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分别加入到三支试管中,适宜温度保温5 min后用斐林试剂检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