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13分)下图1是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是某种生物雄性个体中的细胞分...

(13分)下图1是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是某种生物雄性个体中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3 是图2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中填序号或字母,      填文字)

满分5 manfen5.com

(1)图1细胞中,ATP产生的场所是[____],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是[_____]。若图1示人体骨髓干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图2中[____]细胞所示的分裂现象,骨髓干细胞分裂、分化成单核细胞、粒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等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的结果。

(2)若该个体有两对等位基因(Yy、Rr),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图2中A细胞相对应的基因组成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2中A细胞推测,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可为______条。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于图2中的[_____]细胞所处的时期。

(4)图3由Ⅲ变化为Ⅳ对应于图2中的细胞变化是_______。

 

(13分) (1)④⑤ (2分)  ②⑤(2分)   C(1分)   基因选择性表达(1分) (2)YYRR或YYrr或yyRR或yyrr(各1分)    (3)8(1分)   D(1分)    (4)B→A(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图1是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动物细胞通过细胞呼吸产生ATP,其场所是④细胞质基质和⑤线粒体;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是②核糖体(翻译时mRNA的密码子和tRNA的反密码子之间)和⑤线粒体(能进行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图2是某种生物雄性个体中的细胞分裂示意图,根据图解,A一定是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原因是着丝点分裂,细胞一极无同源染色体),B细胞也是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原因是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C细胞属于体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原因是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D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原因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故若图1示人体骨髓干细胞,则该细胞属于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故会发生图2中C所示分裂现象;同一细胞经有丝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是细胞分化,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假如该个体的基因组成是YyRr,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合(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将会形成两种类型的次级精母细胞YR、Yr或yR、yr,由于图2中A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加倍,故该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是YYRR或YYrr或yyRR或yyrr。 (3)图2中A细胞由于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此可知其分裂完成产生的精细胞染色体数目是2条,进而可知精原细胞是4条,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为8条,故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可为8条;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图2中的D细胞。 (4)图3 是图2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根据其特点其中存在没有染色体单体的时期(即复制前和着丝点分裂后),通过这一点可以判断图中b为染色体单体变化,进而可判断a为染色体,c为DNA。Ⅲ和Ⅱ相比其特点是染色体减半,DNA和染色单体相对数是a的两倍,所以判断Ⅲ对应于图2中的B细胞,由Ⅲ变化为Ⅳ(对应图2中的A细胞)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体单体分离,导致染色体加倍,而DNA含量不变。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的判断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0分)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鼠、鼬和鹰构成的食物网如下图。某个时期,当地居民大量捕杀鼬,导致岛上鼠种群爆发,随后由鼠疫杆菌引起的鼠疫通过跳蚤使人感染。

满分5 manfen5.com

回答问题:

(1)该食物网中,植物中的能量能通过_____条食物链传递给鹰,鹰所处的营养级为_____营养级;兔与人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鼠疫杆菌与人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

(2)通常情况下,寄生在鼠身上的跳蚤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_____(大于,小于、等于)鼬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大量捕杀鼬会导致鼠种群种内斗争______(增强、不变、减弱)。

(3)生长在该岛上的蘑菇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体内储存的能量_____(能、不能)传递给植物。

 

查看答案

(9分)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岩羊集中栖居的地方,种群密度居世界之首。在保护区的每一个沟道里,几十只、上百只的成群岩羊经常可见。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调查保护区中岩羊的种群密度,研究人员在1k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12只岩羊,放归后,第二次捕获10只,其中有标记的7只,则该种群密度是        只/km2。若有标志物脱落,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偏小/偏大)。以上调查岩羊种群密度的方法称为             

(2)岩羊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2%左右用于自身的                  ,大多数在呼吸作用中以      的形式散失。

(3)岩羊的天敌能够依据岩羊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岩羊同样也能够依据天敌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传递能够调节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受到轻度污染后很快恢复原样,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其基础是            调节。

 

查看答案

植物体的整个生命历程中,植物激素起到了关键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是对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的集中体现

B.脱落酸和赤霉素对植物体的作用具有相互拮抗的特点

C.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宜浓度实验中,沾蘸法适用于蘸取低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

D.油菜开花时因气候原因未能完成正常授粉,可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以减少损失

 

查看答案

根据神经冲动通过突触的方式不同,突触可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两种。电突触的突触间隙很窄,在突触前末梢无突触小泡,间隙两侧的膜是对称的,形成通道,带电离子可通过通道传递电信号,如下图所示,以下有关突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 神经冲动通过电突触的传递速度较化学突触快

B. 兴奋在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中的传递都是单向的

C. 兴奋通过化学突触时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D. 兴奋通过突触传递信息与细胞膜的功能有关

 

查看答案

某学校男女生比例为1∶1,红绿色盲患者占0.7%(患者中男∶女=2∶1),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表现型正常)占5%,那么该校学生中Xb的频率是

A. 3.96%       B. 3.2%     C. 2.97%             D. 0.7%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