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倍体普通小麦和黑麦杂交后获得种子,再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可以获得八倍体小黑麦(染色体数为8N=56条),据此可推断出
A. 黑麦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14条染色体
B. 黑麦属于二倍体,不可育
C. 秋水仙素作用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
D. 小黑麦产生的单倍体植株不可育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三位科学家因发现了细胞囊泡运输调控机制而获奖。所谓囊泡运输调控机制,是指某些分子与物质不能直接穿过细胞膜,而是依赖围绕在细胞膜周围的囊泡进行传递运输。囊泡通过与目标细胞膜融合,在神经细胞指令下可精确控制激素、酶、神经递质等分子传递的恰当时间与位置。下列各项中,与囊泡的产生无直接关系的细胞结构是
A.内质网 B.高尔基体 C.细胞膜 D.核糖体
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A.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B.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C.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
D.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 pH 分别为 3、7、11的缓冲液验证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
研究发现,砷(As)可以富集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加P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对减少,水稻生长加快,干重增加。对此现象不合理的解释是
A.As进入水稻细胞,可能会导致有关酶失去活性,影响细胞代谢
B.As在水稻细胞内富集,由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决定
C.P可能影响As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
D.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重要元素,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如下图P1、P2为半透膜制成的结构,且在如图的小室内可自由滑动。A室内蔗糖溶液浓度为2mol/L,B室内蔗糖溶液浓度为1.5mol/L,C室内蔗糖溶液浓度为1.5mol/L,实验开始后,P1、P2分别如何移动
A.P1向右、P2向右 B.P1向右、P2不动
C.P1向左、P2不动 D.P1向左、P2向左
如图中X代表某一生物概念,其内容包括①②③④四部分,下列与此概念图相关的描述错误的是
A.若X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则①~④表示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散失
B.若X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4种元素,则①~④可代表O、 C、 H、N
C.若X为种群的种群密度,则①~④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D.若X是与人体内环境稳态有关的四大系统,则①~④代表呼吸、消化、循环、内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