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等植物叶片中分离出4种光合色素,其中呈橙黄色的是
A.叶绿素a B.叶绿素b C.胡萝卜素 D.叶黄素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B. 酶是活细胞产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C. 细胞质基质中含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D. 细胞质中没有作用于DNA的解旋酶
β-半乳糖苷酶能催化乳糖生成半乳糖和葡萄糖,但不能催化麦芽糖分解为葡萄糖。这表明,β-半乳糖苷酶的催化作用具有
A.专一性 B.高效性 C.稳定性 D.多样性
(16分)回答下列果蝇杂交试验的有关问题:
(1)有人从野生红眼果蝇中偶然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将该果蝇与一只红眼雌果蝇杂交得F1,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F2,F2表现型及比例如图(基因用B、b表示)。
①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摩尔根运用 的研究方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②由上述杂交试验可知,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若让F2代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子代红眼果蝇的比例为 。
③研究表明,果蝇的性别不仅由性染色体决定,还与X染色体的条数有关,只有两个X染色体才能使胚胎朝雌性方向发展,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和性别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性染色体组成 |
XX |
XY |
XO |
XXY |
XYY |
果蝇性别 |
可育雌蝇 |
可育雄蝇 |
不育雄蝇 |
可育雌蝇 |
可育雄蝇 |
将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则子代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全为白眼。大量观察发现,子代中,每2000~3000只红眼雌果蝇中会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同样在2000~3000只白眼雄果蝇中会出现一只红眼雄果蝇。从减数分裂的过程分析,出现上述例外的原因可能是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产生异常的卵细胞与正常精子结合形成的,则子代中白眼雌、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
是 。
为了验证上述假设,可以显微观察该果蝇体细胞中的 。
(2)长翅和残翅是果蝇的另一对相对性状(基因用A、a表示),一只长翅白眼雌果蝇与一只残翅红眼雄果蝇杂交得F1,F1自由交配得F2,F2表现型及比例如图:
①亲本中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
②F2代中杂合雌果蝇共有 种基因型,这些杂合雌果蝇中残翅果蝇所占的比例为 。
③将F2代中长翅红眼雌果蝇和残翅白眼雄果蝇进行杂交,所得子代中残翅白眼的比例为 。
(12分)根据生物技术实践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表示利用生产果酒装置继续生产果醋过程中培养液PH变化情况。由图可知,接种醋酸菌是在 时刻,此时还需进行的操作是 。
(2)为了分离纯化果酒发酵中的酵母菌,若用平板划线法接种,则此过程中通过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进行 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表面,可以得到由单个细胞形成的菌落;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则必须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 ,然后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表面进行培养。
(3)菊花的组织培养一般选择 作为材料。
(4)用凝胶色谱法分离——淀粉酶时,在色谱柱中移动速度较快的蛋白质相对分子量较 。
鼠尾藻是一种着生在礁石上的大型海洋褐藻,其枝条中上部的叶片较窄,称之狭叶;而枝条下部的叶片较宽,称之阔叶。新生出的阔叶颜色呈浅黄色,而进入繁殖期时阔叶呈深褐色。研究人员在温度180C(鼠尾藻光合作用最适温度)等适宜条件下测定叶片的各项数据(实验一)如下表。
(注:光补偿点为总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照强度;光饱和点为总光合速率刚达到最大时的光照强度。)
(1)新生阔叶颜色呈浅黄色,欲确定其所含色素的种类,可用 提取叶片的色素,再用层析液分离,此时可观察到滤纸条上从上至下第二条色素带的颜色是 。
(2)据表分析,鼠尾藻从生长期进入繁殖期时,阔叶的光合作用强度 (增大/减小),其内在原因主要是叶片的 。
(3)由表中的数据可知,鼠尾藻的狭叶比阔叶的 高,故狭叶更适应 (弱光/强光)条件。
(4)在一定的光照强度等条件下,测定不同温度对新生阔叶的净光合速率(实验二)以及呼吸速率(实验三)的影响,结果如下图。
①实验二中,测定净光合速率时所设定的光照强度 (大于/等于/小于)实验一时的光饱合点。
②当温度从180C升高至260C时,新生阔叶的光补偿点将 (增大/不变/减小)。因此,在南方高温环境下,需考虑控制适宜的 和 等条件以利于鼠尾藻的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