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11分)分析有关科学探究的资料,回答问题。 (1)某同学尝试探究CO2浓度对光...

(11分)分析有关科学探究的资料,回答问题。

(1)某同学尝试探究CO2浓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材料有叶龄相当的蚕豆叶片数片、不同浓度(2%、10%、20%)的NaHCO3溶液、烧杯、钻孔器、玻璃注射器等。在本探究实验中,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根据实验原理、仪器和方法,请你设计一张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2)两溶液浓度比较时,浓度大的称为高渗溶液。如果用B表示原生质层的长度,用A表示细胞的长度,请你自建坐标系,画出将某成熟的植物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高渗溶液中,B/A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3)为验证2,4-D对插枝生根的促进作用,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剪取同一迎春花植株上长势相同、部位相近、长度相同、有3个芽的健壮枝条20根,作为插枝,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

②甲组每根插枝上都保留3个芽,乙组插枝上的芽全部去除;

③将甲组插枝的下端插入适量蒸馏水中,乙组插枝的下端插入等量适宜浓度的2,4-D溶液中。两组均置于适宜且相同的环境中培养;

④每天观察、记录插枝上芽的数目。

每组不选1根而选10根插枝的目的是                     

请指出该实验设计的两项不合理之处。                              。

实验设计改正后,甲组起                    作用。

 

(11分)(1)CO2的浓度(NaHCO3溶液的浓度)  叶圆片的上升速度(叶圆片的平均上浮时间或单位时间内叶圆片的上浮叶数)    真空渗水法  表格如下,仅供参考(2分)               自变量 因变量 2%的NaHCO3溶液 10%的NaHCO3溶液 20%的NaHCO3溶液 不同时间叶圆片上浮数 10 min 20 min 30 min 叶圆片平均上浮时间(min) (2)(2分) (3)减少实验误差/排除偶然因素对该实验结果的影响/排除无关变量   甲乙两组插枝上芽的数量不等/没有控制好变量;观察、记录插枝上芽的数量不对/观察记录的指标不对(解释合理即可)   对照 【解析】 试题分析:(1)某同学尝试探究CO2浓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所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CO2浓度,因变量是叶圆片的上升速度。采用的实验方法是真空渗水法。表格设计时要体现自变量,因变量的变化。 (2)B表示原生质层的长度, A表示细胞的长度,将某成熟的植物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高渗溶液中,A不断的失水变小,则B/A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3)每组不选1根而选10根插枝的目的是减少实验误差/排除偶然因素对该实验结果的影响。该实验存在以下两点不足:甲乙两组插枝上芽的数量不等/没有控制好变量;观察、记录插枝上芽的数量不对/观察记录的指标不对。甲组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考点:本题考查有关科学探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9分)1997年,科学家将动物体内的能够合成胰岛素的基因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重组,并且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成功。请据图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首先根据胰岛素的氨基酸序列,推测出原胰岛素mRNA上的碱基序列,再根据     原则,用人工方法合成⑧DNA,通过这一过程获得了     基因。

(2)图中①从大肠杆菌的细胞中提取        ,过程②须用         酶切割。

(3)图中⑤表示的是          的过程,图中③表示的是              分子。

(4)④过程表示将              分子导入                    细胞。

(5)若用两种识别切割序列完全不同的限制酶E和F从基因组DNA上切下目的基因,并将之取代质粒pZHZ1(3.7kb,1kb=1000对碱基)上相应的E—F区域 (0.2kb),操作过程见下图,那么所形成的重组质粒pZHZ2___________。

满分5 manfen5.com

A.既能被E也能被F切开        B.能被E但不能被F切开

C.既不能被E也不能被F切开    D.能被F但不能被E切开

 

查看答案

(12分)微生物的抗性突变是自发产生的?还是与相应的环境因素有关?有人设计下列实验,以研究探讨该问题。实验选用对链霉素敏感的大肠杆菌K12。培养基3、7、11中含有链霉素,其它培养基中不含链霉素。请据实验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将原始对链霉素敏感大肠杆菌K12菌种涂布在培养皿1的表面培养,接着通过右图“印章”将培养皿1中的菌群“印”在培养皿2、3上培养。“印章”位置保持不变。培养皿2、3根据其功能,分别称为       培养基、       培养基。“印章”使用前需作          处理。

(2)培养基2中的菌落是          ,培养基3中的菌落是              

(3)培养基3的A点处有菌落生长,将培养基2中相应的A点位置的菌落上挑出少量移入培养基4中。如图反复几次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解释“微生物的突变是自发的还是环境因素导致的”:      ,原因是                                          

(4)培养液4、8中的菌液越来越少,但培养皿7、11中的菌落越来越多。你的解释是:                   

(5)要分离出单个菌落,除了本实验中的涂布法外,还可以用___________法。

(6)上述不含链霉素培养基通常使用的是                ,下表是另一种培养基配方,该培养基具有

          作用。

成分

KH2PO4

Na2 PO4

MgSO4·7H2O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含量

1.4g

2.1g

0.2g

10.0g

1.0g

15.0g

(7)现有5种营养缺陷型菌株1、2、3、4、5,它们不能合成生长所必需的物质G,已知A、B、C、D、E都是合成G物质的必需中间产物,但不知这些物质合成的顺序,于是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这几种物质并分析了这几种物质对各种营养缺陷型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右表所示。根据以上结果,推测这几种物质的合成顺序应是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9分)下图表示遗传信息在生物大分子间的传递规律。A~C为物质,①~⑤为过程。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B物质的中文名称是               。

(2)①~⑤过程中,在核糖体上发生的过程是        ;在骨髓细胞和骨细胞都能发生的是         ;过程①~⑤中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有               。从新陈代谢的条件看,①②过程都需要的酶是           

(3)禽流感病毒遗传物质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途径有        (数字),禽流感病毒有多种亚型,是目前研制疫苗的主要困难,其原因             。病毒除感染家禽外,还能感染其他哺乳动物,则说明所有生物共用一套       

(4)糖尿病与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糖尿病存在两种不同的类型。成年人糖尿病主要是Ⅱ型糖尿病,在治疗上应以                                      为主。

 

查看答案

(9分)1960年1月,科学家首次乘坐的“里亚斯特”号深海潜水器成功下潜至马里亚纳海沟进行科考,在近万米的海底,科学家们惊奇地看到比目鱼和小红虾在游动。

(1)马里亚纳海沟中所有的比目鱼组成了一个____________。

(2)几百万年的前海沟下与海沟上的比目鱼还是属于同一物种,但由于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比目鱼群体长期与较浅域的比目鱼缺乏基因交流,最终会产生____________隔离。造成这种现象的两个外部因素是           和__________。

(3)从变异的来源看,比目鱼的种类具有多样性的根本是由于         造成的。

(4)由于地质巨变,最终人类只抢救一对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比目鱼,通过人工繁殖,最终产生一个新的比目鱼种群,则此种群的基因库中的基因数量与原种群相比要____________。

(5)下图表示某群岛物种演化的模型,A、B、C、D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过程。A物种演变为B、C两个物满分5 manfen5.com

种的过程包括                         三个环节 。由A物种演变为B、C两个物种,其内在因素是生物体的        发生了改变。如果乙岛上C物种个体数量不断增加,引起D物种个体数的锐减,这种现象称为        。

 

查看答案

(10分)下图一表示神经控制胰岛分泌激素的部分信号通路,神经兴奋可促使胰岛产生激素,图二表示在进食后若干小时内胰岛分泌激素的变化情况。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图一                                     图二

(1)图一中1所代表的结构是____________,2所代表的结构是____________。

(2)胰岛可分泌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激素可调节血糖平衡,图二中a、b两曲线分别代表两种激素不同的变化趋势,则其中a表示___________变化情况。

(3)图一结构2中传递神经信号的物质为____________。

(4)若给A处施加一个刺激,则A处Na+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电位变化为              à              ,此后,B、C、D各点能检测出同样的电位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

(5)若用蛋白酶处理这两个神经元细胞后,再次刺激A位点,可否检测到胰岛分泌相应的激素,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