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每空2分,共12分)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在晴朗的夏季,将大豆...

(每空2分,共12分)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在晴朗的夏季,将大豆幼苗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用全营养液置于室外自然条件下培养,每隔一段时间用CO2浓度检测仪测定玻璃罩内CO2浓度,绘制成如图甲所示曲线,图乙是丙装置在不同光强度下CO2吸收量的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图甲中D点代表的生理状态与乙图中的        点相对应,若D点和H点所对应时刻的呼吸强度相等,则D点时的光照强度­­­    (大于、等于、小于)H点时的光照强度。

(2)幼苗体内的有机物干重在“24h”时比“0h”有何变化?       (增加、减少、不变)。判断依据是              

(3)如果用图丙装置昼夜不停地光照,当由乙图中B点时的光强向C点时对应的光强变化时,液滴

     (左、右、不)移动。

(4)如果要用图丙装置测量大豆苗在某一光强下的光合速率,由于灯光照射后会引起装置内温度改变,从而导致实验误差,采取什么措施可以校正误差?       

 

(每空2分,共12分) (1)B        等于 (2)增加          K点CO2浓度低于A点,减少的CO2转化成为有机物 (3)右 (4)大豆苗已被处死,其余与丙装置相同 【解析】 试题分析: (1)图甲中D点代表的生理状态是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与乙图中的B点相对应。H点是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也相等,D点和H点所对应时刻的呼吸强度相等,则D点时的光照强度等于时的光照强度。 (2)K点CO2浓度低于A点,减少的CO2转化成为有机物,幼苗体内的有机物干重在“24h”时比“0h”  增加。 (3)乙图中B点时的光强向C点时对应的光强变化时,光合速率增大,净产生的氧气量增加,液滴 向右移动。 (4)设置对照实验,使用已被处死的大豆苗,其余与丙装置相同,以排除由于温度改变引起装置内气压改变,导致的实验误差。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及影响因素实验设计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每空2分,共12分)下图是人体甲状腺细胞摄取原料合成甲状腺球蛋白的基本过程,试回答下面的问题([ ]中填序号,_____上填写名称)。

满分5 manfen5.com 

(1)若含18O的氨基酸在甲状腺细胞内合成甲状腺球蛋白过程中产生了H2O,则H2O的生成部位是[ ]__________;水中的18O最可能来自于氨基酸的__________(基团)。

(2)用含18O标记的氨基酸培养上图细胞,则出现18O的部位依次为________(用图中序号回答)。

(3)碘进入甲状腺细胞的运输方式为__________;细胞合成的甲状腺球蛋白运出细胞的方式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每空1分,共9分)光合作用是植物体内的重要的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I、图一为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A.b表示结构,①、②表示物质),请据图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物质①是           

(2)结构a上发生的反应阶段称           ,生成的物质除了图中已注明外还有           

(3)若将光照撤离,在起初的时间里,C5的含量将如何变化?            (增加 、减小或不变)

Ⅱ、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研究温度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分别在15℃和25℃的环境中,测定了不同光照强度(千勒克司)下,某种植物光合作用中氧气的释放速率(mL/h)(忽略光照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CO2浓度适宜),有关数据见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25℃的环境中,该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氧的速率是___________ mL/h。

(2)15℃的环境中,光照强度为0.5千勒克司时,该植物光合作用中氧气释放的速率为0,这表明_______  _______,光照强度为2.5千勒克司时,该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速率是____ mL/h。

(3)15℃的环境中,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司时,限制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   _     ,当光照强度为4.0千勒克司时,限制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

 

查看答案

分析下列生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注意:括号中填编号,横线上填文字)(每空1分,共10分)

满分5 manfen5.com

(1)能将CO2和H2O转化成糖类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

(2)若图中A为人体的造血干细胞,其[   ]______会出现周期性的消失和再现。参与纺锤体的形成,并在细胞分裂间期数量增加一倍的细胞器是[  ]________。

(3)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葡萄糖、氨基酸等分子顺浓度梯度可以通过________方式进入图中所示细胞;逆浓度梯度可以通过________方式进入图中所示细胞。

(4)若图中A为胰岛B细胞,与其合成、分泌胰岛素相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5)若图中B为洋葱外表皮细胞,则将该细胞放入稍高于细胞液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将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酒精在生物实验中的相关应用,叙述错误的是

A.在使用苏丹Ⅲ鉴定脂肪的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洗去实验材料上的浮色

B.无水乙醇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起到提取色素的作用

C.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使用的解离液成分是盐酸和酒精

D.在观察细胞内DNA和RNA分布的实验中,可使用酒精来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查看答案

下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 和NO3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载体数量、能量         B.能量、载体数量

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能量、离子浓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