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先向气球中加入10 mL酵母菌培养液,再向气球中注入一定量的氧气,扎紧气球,置于装有20℃温水的烧杯中。再将整个装置置于20℃的恒温水浴中,记录实验开始30 min后烧杯中液面变化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还应设置一个气球中加入等量煮沸过的酵母菌培养液的相同装置作为对照
B.若30 min后液面没有变化是因为酵母菌只进行了有氧呼吸
C.若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则液面应该下降
D.该装置还可以用来“探究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最适温度”
下列有关豌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萌发初期,种子的有机物总重量增加
B.及时排涝,能防止根细胞受酒精毒害
C.进入夜间,叶肉细胞内ATP合成停止
D.叶片黄化,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增多
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化学元素组成与其他化合物不同的是( )
A. 脱氧核糖 B. 油脂 C. 核酸 D.丙酮酸
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一定的联系。高尔基体具有极性,靠近细胞核的一面称为形成面,接近细胞膜的一面称为成熟面。从形成面到成熟面,膜的厚度和化学成分发生逐渐改变,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
A.形成面似核膜,成熟面似内质网
B.形成面似内质网,成熟面似细胞膜
C.形成面似核膜,成熟面似细胞膜
D.形成面似内质网.成熟面似核膜
下面各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环境因素与水稻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其中错误的是 ( )
将萝卜条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进行实验,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蔗糖溶液浓度与萝卜条细胞液的浓度变化的关系如上图,其中b点代表实验前细胞液的浓度,且a=b。假设实验前所选的各组萝卜条的细胞液的浓度均相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蔗糖是生物大分子,只能通过非跨膜运输出入细胞
B.蔗糖溶液浓度为a时,萝卜条细胞内外的水分无跨膜运输
C.蔗糖溶液浓度大于a点时,萝卜条细胞失水,质量将减少
D.蔗糖溶液浓度小于a点时,萝卜条细胞失水,质量将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