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DNA分子结构的基本骨架决定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②RNA聚合酶催化的底物是RNA
③溶酶体能将大分子物质水解但不能将其彻底氧化分解
④细胞骨架是由磷脂分子构成的网架结构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列有关细胞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硝化细菌、霉菌、颤藻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
②细胞学说揭示了“老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③柳树成熟的筛管细胞中的细胞核和线粒体中均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
④胆固醇、磷脂、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
⑤蛙红细胞、人肝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并不都有细胞周期,但这些细胞内的化学成分都不断更新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
关于生物体内一些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绿色植物从光照转入黑暗条件后,叶肉细胞内五碳化合物含量上升
B.液泡内部的糖类、无机盐、色素、蛋白质等物质对细胞内部环境起到调节作用
C.当种子从休眠进入萌发状态后,自由水/结合水比值下降
D.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中的ATP/ADP比值上升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中心体的细胞一定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B.溶酶体内的酶是由内质网加工后的蛋白质经囊泡运入的
C.RNA聚合酶和抗利尿激素可在人体同一细胞中合成
D.细胞内外存在浓度差时,细胞就会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
(每空1分,共12分)人类在预防与诊疗传染性的疾病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其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之一如图所示;请回答:
(1)过程①代表的是 。
(2)过程②构建A基因表达载体时,必须使用 和 两种工具酶。
(3)基因表达载体的基本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包括 、 、 等。
(4)过程③采用的实验技术 是 ,经过③获得的融合细胞有 种,X是 。
(5)获得的X细胞在体外培养既可 ,又可 。
(6)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A蛋白所制备的疫苗。对该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从疑似患者体内分离病毒,与已知病毒进行碱基序列比较;或用图中的 进行特异性结合检测。
(每空1分,共5分)下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内外电位变化为:膜内______________。
(2)图2中的1表示________________,1中物质的释放使突触后膜_____________。
(3)假如图3中的Y来自图1中的A,图3中的X来自大脑皮层,当感受器接受一个刺激后,导致效应器产生反应,则Y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___________作用。 (4)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__________________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