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原理是低温抑制纺锤...

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原理是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

B.解离后的洋葱根尖应漂洗后才能进行染色

C.龙胆紫溶液可以使细胞中的染色体着色

D.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处在分裂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D 【解析】 试题分析: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是低温抑制纺缍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A项正确;解离后如果不漂洗会影响染色的颜色反应,B项正确;染色体是能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醋酸洋红液)染成深色的物质,C项正确;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只对少数细胞起作用,因此只是少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种鼠中,黄鼠基因Y对灰鼠基因y为显性,短尾基因T对长尾基因t为显性。且基因Y或t纯合时都能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

A.4∶2∶2∶1    B.2∶1                  C.9∶3∶3∶1        D.1∶1∶1∶1

 

查看答案

右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COPⅠ、COPⅡ是被膜小泡,可以介导蛋白质在甲与乙之间的运输。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8分)

满分5 manfen5.com

(1)溶酶体起源于乙________(细胞器名称)。除了图中所示的功能外,溶酶体还能够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保持细胞的功能稳定。

(2)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表明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________________。

(3)COPⅡ被膜小泡负责从甲________(细胞器名称)向乙运输“货物”。若定位在甲中的某些蛋白质偶然掺入到乙中,则图中的_____可以帮助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

(4)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该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的________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的功能。

 

查看答案

将一片新鲜叶片放在特殊的装置内,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到氧气释放情况如表所示。

光照强度(klx)

0

2

4

6

8

10

12

14

O2(μL·cm2叶面·min1)

-0.2

0

0.2

0.4

0.8

1.2

1.2

1.2

对表中数据分析,错误的是

A.该叶片呼吸作用吸收O2的速度为0.2 μL·cm2叶面·min1

B.光照强度为2 klx时,光合速度与呼吸速度相等

C.光照强度为8 klx时,光合作用产生O2的速度为0.8 μL·cm2叶面·min1

D.光照强度超过10 klx时,光合速度不再提高

 

查看答案

图示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t1→t2,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基质中水光解加快、O2释放增多

B.t2→t3,暗反应(碳反应)限制光合作用。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再提高

C.t3→t4,光照强度不变,光合速率的提高是由于光反应速率不变、暗反应增强的结果

D.t4后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升高,C3化合物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降低

 

查看答案

用大小相同的轮藻叶片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质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测其质量变化,立即再光照1 h(光照强度相同,保持相应温度不变),再测其质量变化。得到如下表结果:

组别

1

2

3

4

温度/℃

27

28

29

30

暗处理后质量变化/mg

-1

-2

-3

-1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质量变化/mg

+3

+3

+3

+1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光照1 h内,第4组轮藻合成有机物总量为3 mg

B.光照1 h内,第1、2、3组轮藻释放的O2量相等

C.光照1 h内,四组轮藻光合作用强度均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D.该轮藻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最适温度在28 ℃至30 ℃之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