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紫色的洋葱外表皮细胞和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可以探究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只是观察了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没有设计对照实验
B.在逐渐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C.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质壁分离现象
D.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下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滴加清水后都能复原
对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进行分析,下列叙述中不能得到证实的是( )
A.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 B.细胞处于生活状态
C.细胞液和周围溶液的关系 D.溶质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
关于细胞基础知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硝化细菌、霉菌、水绵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
B.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一定有线粒体,有线粒体的细胞主要进行有氧呼吸
C.植物细胞中都有细胞壁、大液泡和叶绿体,而中心体只有低等植物细胞有
D.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
(7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荧光素-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测定人参愈伤组织中ATP的含量,以研究人参细胞能量代谢的特点。
实验原理:荧光素在荧光素酶、ATP等物质参与下,进行反应发出荧光;用分光光度计可测定发光强度;当荧光素和荧光素酶都足量时,在一定范围内,ATP的含量与发光强度成正比。
实验步骤:
一、ATP的提取:称取一定量的人参愈伤组织,研磨后沸水浴10 min,冷却至室温,离心,取上清液。
二、ATP的测定:吸收一定量的上清液,放入分光光度计反应室内,并注入适量的所需物质,在有氧等适宜条件下进行反应,记录发光强度并计算ATP含量。
请回答:
(1)步骤一中的沸水浴处理,使酶的________被破坏而失活。
(2)步骤二注入的物质中,属于反应物的是________;分光光度计反应室内能量形式的转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荧光素酶价格昂贵,为能准确测定出ATP的含量,又能节省酶的用量,学习小组探究了“测定ATP时所需荧光素酶溶液的最佳浓度”,实验结果如下图。
①学习小组配制了1×10-8mol/L ATP标准液、70 mg/L荧光素溶液(过量)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进行实验。
②结果表明:图中________点所对应的荧光素酶浓度为最佳浓度。e、f、g点所对应的荧光素酶浓度不同,但发光强度相同,这是因为________。
(4)ATP测定对食品卫生监控有重要意义。食品卫生检验人员利用上述生物发光法测定某熟食样品中细菌的ATP总含量,测算出了细菌的数量,从而判断食品污染程度。做出上述判断的理由是:每个细菌细胞中ATP的含量________。
(7分)毛角蛋白Ⅱ型中间丝(KIFⅡ)基因与绒山羊的羊绒质量密切相关。获得转KIFⅡ基因的高绒质绒山羊的简单流程如图。
(1)过程①中最常用的运载工具是 ,将KIFⅡ基因导入成纤维细胞的常用方法是____ 。
(2)在过程②中,用 ____处理将皮肤组织块分散成单个成纤维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将成纤维细胞置于5% CO2与95%空气的混合气体环境中,CO2的作用是 。
(3)在过程③中,用 处理以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卵(母)细胞在核移植前需要进行去核处理。
(4)在胚胎移植前,通过 技术可获得较多胚胎。移植后的胚胎能在受体子宫中存活,其生理基础是 。
(7分)下图1表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代谢活动的相互关系,其中a、b、c代表不同的细胞器,①~⑤代表不同的物质;下图2表示一昼夜(0时至24时)在一个种植有番茄植株的密闭装置内O2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下图3表示棉田内棉叶在一天内吸收CO2速率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a代表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③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物质①在细胞器b内参与有氧呼吸第_________阶段的反应。
(2)图1所示细胞吸收K+需要载体协助和⑤,⑤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
(3)图2中番茄植株光合作用产生的O2速率和呼吸作用消耗的O2速率相等的点是___________。该番茄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了有机物?_________(填是、否)。
(4)图3中如果棉叶在时间C、F合成葡萄糖的速率相等,且均为36 mg/dm2·h,则棉叶在时间A、C、F的呼吸强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用“>”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