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12分)图1表示A、B两种植物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C02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图...

(12分)图1表示A、B两种植物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C02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图2表示C植物光合作用中光照强度和氧气释放速度的关系;图3表示C植物在不同温度下,某一光照强度时氧气释放量和时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注意:图2和图3中实线表示15摄氏度的相应值,虚线表示25摄氏度的相应值。

(1)当B植物二氧化碳净吸收量为0时,其细胞中可以产生ATP的场所有             

(2)当光强达到Z点后,限制A植物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是               (答两点即可)。

(3)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不包括X、Y),假设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 h,A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变化是           (填“减少、增加或不变”)。

(4)当图3纵坐标分别表示C植物光合作用氧气的释放量和产生总量时,则它们分别是在光照强度为           千勒克司下的测定值。

(5)在4千勒克司光照强度下,25℃时C植物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葡萄糖量是15℃时的    倍。

 

(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2)温度,二氧化碳浓度  (3)减少 (4)4    2.5    (5)1.4 【解析】 试题分析: 图1中B植物二氧化碳净吸收量为O时即光的补偿点些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所以在该点时即 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故产生ATP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⑵ 在图1中A植物在Z点时达到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的最大值即Z点为光的饱和点,饱和点出现主要 原因是暗反应限制光反应,故主要原因之一是外界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另温度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光合作用酶的活性。  由图1可知A植物的呼吸速率是2mg/(m2·h),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时与之对应的净光合 速率在(1,2)之间,故在光照期间积累的有机物无法满足黑夜12小时呼吸的消耗量,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变少。 ⑷ 当图3纵坐标表示C植物光合作用氧气的释放量时一小时后150C下释放40毫升/小时,250C下释放 50毫升/小时,由于图2表示是不同照光、两种不同温度下随照强度改变氧气释放速度关系图像,故可看出当光照强度为4千勒克斯时两种温度下的净光合速率分别为40毫升/小时(150C)、50毫升/小时(250C);当图3纵坐标表示C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总量时即C植物在150C下产生氧气总量速度是40毫升/小时,250C下产生氧气总量速度是50毫升/小时,由图2所示150C时呼吸速率为10毫升/小时,当其总光合速率达40毫升/小时故净光合速率为30毫升/小时,250C时呼吸速率为20毫升/小时,当总光合速率达50毫升/小时其净光合速率为30毫升/小时即在某一光照下两温度的净光合速率相等为30毫升/小时,由图2可知该光照强度为2.5千勒克斯时符合. (5)4千勒克司光照强度下,25℃时C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总速率是: 产生氧气总速率=呼吸速率+净释放氧气速率=20+50=70毫升/小时 4千勒克司光照强度下,15℃时C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总速率是: 产生氧气总速率=呼吸速率+净释放氧气速率=10+40=50毫升/小时 故25℃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葡萄糖量是15℃时的70/50=1.4倍.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有关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运用能力及考生的读图能力,强调要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题目有一定难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6分)学校生物实验室有一批淀粉酶制剂,因保留时间较长,不知其是否还具有活性。某生物兴趣小组承担了鉴定任务,请你帮助完成实验设计,并解答有关问题。

(一)实验目的:探究这批淀粉酶制剂的活性。

(二)实验原理:淀粉是非还原糖,在淀粉酶作用下能水解成还原糖。还原糖能与     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通过比较该淀粉酶制剂和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可以鉴定这批淀粉酶制剂的活性。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①淀粉酶制剂②大小烧杯若干③试管若干④淀粉糊⑤斐林试剂(A液:0.1 g/mL的NaOH溶液,B液:0.05 g/mL的CuS04溶液)⑥碘液⑦量筒③酒精灯等。

(四)实验步骤:

(1)取唾液:将口漱净,含一块脱脂棉,片刻后取出,将唾液挤入小烧杯中。

(2)取两个烧杯,分别编号为A、B,分别加入适量的淀粉糊,再往A烧杯加入适量唾液,B烧杯中加入                     

(3)适当时间后,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1、A2,各加入A烧杯中的溶液2 mL;另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B1、B2,各加入B烧杯中的溶液2mL。

(4)向试管A1、B1中加入           ;向试管A2、B2中加入等量新制的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

(5)观察各试管的颜色变化。

(五)试管A1中溶液为棕黄色,试管A2中出现砖红色沉淀,请根据试管B1、B2中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

(1)若                        ,则该淀粉酶制剂完全失活;

(2)若B1呈蓝色,B2有砖红色沉淀,则该淀粉酶制剂       

(3)若                        ,则该淀粉酶制剂活性正常。

 

查看答案

(6分)图甲是某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乙是该生物体内5个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若图甲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则图中不应有的结构是[],还应具有的结构是  

(2)若图甲细胞能产生抗体,抗体在合成和分泌过程中,依次经过的生物膜为      (填标号)。

(3)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发现该细胞对K+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药物最可能的作用是                                 

(4)若图甲是人的皮肤生发层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类似于图乙中    (填字母)的分裂现象。

(5)在图乙中,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是      _(填字母)。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分裂间期有DNA复制 ,前期有中心体的复制

B. 分裂间期DNA 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

C. 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末期

D. 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查看答案

人体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肝细胞内,全部的DNA数目确切地说应是

A.大于46    B.等于92     C.等于46   D.大于92

 

查看答案

实验表明,K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如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缬氨霉素(含12个氨基酸的脂溶性抗生素)时,K则可以通过膜从高浓度处移向低浓度处。这种物质通过膜的方式是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饮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