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细胞中,全能性最容易得到表达的是
A.青蛙的皮肤细胞 B.人皮肤的生发层细胞
C.小白鼠的肝脏细胞 D.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
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工程中所用技术与原理不相符的是
A.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和胰蛋白酶处理——酶的专一性
B.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细胞的全能性
C.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生物膜的流动性
D.紫草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的培养——细胞增殖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使大肠杆菌生产人的胰岛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和大肠杆菌在合成胰岛素时,转录和翻译的场所是相同的
B.DNA连接酶能把两个黏性末端经碱基互补配对后留下的缝隙“缝合”
C.通过检测,大肠杆菌中没有胰岛素产生则可判断重组质粒未导入受体菌
D.在培养大肠杆菌的工程菌过程中,获得目的基因的工具酶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聚合酶
1976年,美国某教授首次将人的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体内,并获得表达,这是人类第一次获得的转基因生物,这里的“表达”是指该基因在大肠杆菌体内
A.合成人的生长激素 B.进行转录
C.合成人的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 D.进行DNA的复制
(8分)为探究低浓度NaHSO3溶液水稻光合速率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报告
①材料用具:乳熟期的温室盆栽,1mmol/L NaHSO3溶液、蒸馏水、喷壶、光合分析测定仪等。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取若干株型、长势、叶片均一的水稻植株随机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为对照组,乙组为实验组。
第二步:每天傍晚分别将等量的 、 _喷洒在甲、乙两组的水稻叶片上,次日上午测定光合速率。
③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见图1,经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发现NaHSO3增加了叶绿体形成ATP的能力,推测其作用部位是叶绿体的 。
(3)研究小组利用上述条件设计实验,证明了0.2µmol/L硫酸甲酯吩嗪(PMS)和1mol/LNaHSO3效应相同,两者共同处理既不存在累加效应,也无抑制效应。请在答卷的指定位置用柱形图绘制出实验结果(实验光照强度为1000µmol•m-2•s-1)。( 4分)
(16分)下图甲表示马铃薯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中含碳物质的变化关系,乙图表示不同温度对这两种生理作用的影响情况。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中①过程的发生场所是 ,③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若X物质表示C3酸,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突然减少CO2的供应,则叶绿体中的ADP和NADP+含量的瞬时变化趋势为 。
(2)若图乙中A曲线表示CO2吸收量,则温度大于30℃时,A曲线下降的原因有:
① ②
(3)若图乙中A曲线表示CO2吸收量,在适当光照下B点的光合作用速率 (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细胞呼吸速率;温度为50℃时该植物能够发生图甲中 (填标号)生理过程;在光照充足条件下,如何通过调温来提高温室作物的产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