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8分)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了控制水稻理想株型的关键多效基因IPA1。研究发现,基...

(8分)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了控制水稻理想株型的关键多效基因IPA1。研究发现,基因IPA1发生突变后,会使水稻穗粒数和千粒重(以克表示的一千粒种子的重量)增加,同时茎秆变得粗壮,增加了抗倒伏能力。实验显示,将突变后的IPA1基因导入常规水稻品种,可以使其产量增加10%以上。下图表示该水稻新品种的简易培育流程,据图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上图所示流程中步骤①是实验所用技术的核心步骤,构建重组质粒需要的工具酶为_      __。

(2)将重组质粒导入土壤农杆菌之前,常用_     __处理该细菌,以增加该细菌__     _的通透性。

(3)土壤农杆菌的质粒上应该具备_         __以便筛选。

(4)④过程应用的主要生物技术是__    _,原理是_     __,在该技术过程中,以适当配比的营养物质和生长调节剂诱导脱分化,形成_          __,才能得到水稻新品种植株。

(5)从变异类型上分析,该水稻的新性状的出现应该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__           _。

 

(共8分,每空1分)⑴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答完整才给分)   ⑵氯化钙(CaCl2或Ca2+)    细胞壁   ⑶标记基因    ⑷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愈伤组织   ⑸基因重组 【解析】 试题分析:⑴构建重组质粒时需要的工具酶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⑵如果受体细胞是细菌,由于细菌最外层是细胞壁,故常用氯化钙处理,以增加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让其成为感受态细胞,以利于重组质粒导入。 ⑶质粒上的标志基因如四环素抗性基因、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⑷由植物细胞培养成植株,技术手段是植物组织培养,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在该技术过程中,细胞经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⑸转基因工程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工程、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将两株同样的植物放在两个密闭的装置中,一个给予光照,一个遮光处理,其他条件相同。下列关于这两株植物代谢的几种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给予光照的植株的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和线粒体都能产生ATP

B.遮光处理的植株中有机物的含量将减少

C.如果对遮光处理的植株突然给予光照,其叶肉细胞内的三碳酸含量将增加

D.给予光照的装置中O2含量可能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酶及其实验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酶在代谢中起调控作用;探究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时,应设置过酸、过碱、中性三组

B.RNA聚合酶能催化遗传信息的翻译;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

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切割出RNA片段;人体内的酶可从食物获得或体内转化而来

D.细胞溶胶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胰蛋白酶能使离体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

 

查看答案

关于豌豆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关细胞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间期,核糖体上合成DNA聚合酶

B.在前期,由中心粒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C.在中期,线粒体为DNA的复制提供能量

D.在末期,高尔基体与赤道面形成有关

 

查看答案

下列细胞中物质运输的途径,可能存在的是

A. 内环境中葡萄糖:细胞膜→细胞溶胶→线粒体

B. DNA:细胞核→核孔→细胞质

C.胰岛素: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上载体→内环境

D. RNA聚合酶:核糖体→核孔→细胞核

 

查看答案

某研究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

A.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B.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C.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D.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