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需要细胞膜上载体蛋白 B. 只...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需要细胞膜上载体蛋白

B. 只要小分子物质和离子就能通过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C. 当细胞内外存在浓度差时,细胞就会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

D.较大的分子,如葡萄糖,只有通过主动运输能进入细胞

 

A 【解析】 试题分析:协助扩散(又称易化扩散)和主动运输都需要载体蛋白,但是根据不同的物质所需要的载体蛋白并不相同,其中主动运输还需要能量。A正确。离子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葡萄糖进出红细胞是协助扩散,进出其他细胞是主动运输。B错误。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细胞具备条件是活的具有大液泡的成熟的植物细胞。C错误。葡萄糖进出红细胞是协助扩散,进出其他细胞是主动运输。D错误。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生物体内氨基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是满分5 manfen5.com

B.人体内氨基酸的分解代谢终产物是水、二氧化碳和尿素

C.人体内所有氨基酸均可以相互转化

D.两个氨基酸分子通过脱水缩合形成二肽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构成有机物的最基本元素是氧

B.DNA完全水解后可得到磷酸、核糖和碱基

C.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和脂肪

D.水和无机盐也承担着构建细胞、参与细胞生命活动的作用

 

查看答案

(7分,每空1分)为研究棉花去棉铃(果实)后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选取至少只有10个棉铃的植株。去除不同比例棉铃,3天后测定叶片的CO2固定速率以及蔗糖和淀粉含量。结果如图。

满分5 manfen5.com

(1)光合作用暗反应利用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_将CO2转化为三碳化合物,进而形成淀粉和蔗糖。

(2)由图1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2可知,去除棉铃后,植株叶片中_______________增加。已知叶片光合产物会被运到棉铃等器官并被利用,因此去除棉铃后,叶片光合产物利用量减少,输出量将____________,进而在叶片中积累。

(4)综合上述结果可推测,叶片光合产物的积累会________________光合作用。

(5)上述推测可以用以下方法验证:去除植株上的棉铃并对部分叶片遮光,使遮光叶片成为光合产物输入的器官,检测__________叶片的光合产物量和光合速率。与只去除棉铃植株的叶片相比,若检测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上述推测。

 

查看答案

(10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现有以下牵牛花的四组杂交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A组:红花×红花→红花、蓝花    B组:蓝花×蓝花→红花、蓝花

C组:红花×蓝花→红花、蓝花    D组:红花×红花→全为红花

其中,A组中子代红花数量为298,蓝花数量为101;B、C组未统计数量。

(1)若花色只受—对等位基因控制,则________组和_________组对显隐性的判断正好相反(每空1分)。   

(2)有人对实验现象提出了假说:花色性状由三个复等位基因(A+、A、a)控制,其中A决定蓝色,A+和a都决定红色,A+相对于A、a是显性,A相对于a为显性。若陔假说正确,则B组同学所用的两个亲代蓝花基因型组合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2分)

(3)若(2)中所述假说正确,那么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有__________种(2分),为了测定其基因型,某人分别用AA和aa对其进行测定。

①若用AA与待测植株杂交,则可以判断出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②若用aa与待测植株杂交,则可以判断出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查看答案

(7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为研究酵母菌发酵的产物,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①号、②号试管中均加入3mL蒸馏水和少许0.1%溴麝香草酚蓝(简称BTB)溶液,直至溶液呈蓝绿色时为止(当环境偏酸性时,BTB溶液呈黄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酵母菌如果进行无氧呼吸,其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该实验设计中②号试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过程,①号试管中溶液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中哪条曲线能正确表示玻璃管释放气泡速率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要证明释放的气泡是酵母菌所产生的,就需要设置—个对照实验,该对照实验可在原设计的实验基础上如何改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