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中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H、h)和乙遗传病(基因为T、t)患者,系谱图如下。以往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Hh基因型频率为10-4。请回答下列问题(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 。
(2)若Ⅰ-3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
①Ⅰ-2的基因型为 ;
②如果Ⅱ-5与Ⅱ-6结婚,则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 。
③如果Ⅱ-7与Ⅱ-8再生育一个女儿,则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 。
④如果Ⅱ-5与h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则儿子携带h基因的概率为
(10分)请认真分析A、B、C、D、E图,据图回答问题:
(1)属于有丝分裂过程的图有 ;B细胞的名称是
(2)由D图可知该种生物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条。
(3)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图有______(填字母),图中染色体与DNA的比例是1:2的有
甲图表示生物体内细胞呼吸的过程,图中a-i表示某物质(答题时用字母表示),①—⑤表示相关生理过程,据图回答:
(1)①—⑤过程,能在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进行的是 (填标号)。
(2)图中a物质名称 ,f物质表示 ,将一只实验小鼠放入含有放射性18O2气体的容器内,18O2进入细胞后,最先出现的放射性化合物是图中[ ] ;人体细胞中产生的d排出体外至少穿过 层膜。
(3)有人利用小球藻做了乙图所示实验,开始时各试管中小球藻的数量相同,请回答:
①酵母菌在快速繁殖时,细胞呼吸的总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两个装置都同时放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下培养一段时间,B、C两试管中小球藻密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
③将小球藻装在密闭容器中,一直给予适宜温度和光照。通入14CO2,反应时间为0.5s时,14C出现在C3中;反应时间为5s时,14C出现在C5中。该实验是通过控制________(变量)来探究CO2中碳原子的转移路径。
(4)对于下列4张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图中氧气浓度为 a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3倍
B.乙图中b点代表光饱和点,b点CO2固定量为12
C.丙图中,光照强度相同时,t2℃植物净光合作用最大
D.丁图代表两类色素的吸收光谱,则e代表类胡萝卜素
(5分)下面是某研究小组以番茄为材料所做的相关实验及其结果,请回答相关问题。
(1)该小组用装置甲(如图)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根据该图的材料及设置,可以确定该实验的因变量应该是
(2)该小组同学从生长状况相同的棉花叶片上剪出大小、部位相同的若干圆叶片,抽取叶片细胞内的气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置于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如图乙所示),给予相同的一定强度光照,测量圆叶片上浮至液面所需时间,其记录结果绘成曲线如图丙。请回答。
①bc段曲线平缓的限制因素可能是___ __.
②若将乙装置中的NaHCO3溶液换成等量的NaOH溶液,则在开始的短暂时间内,植物的叶绿体中C3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是: ___ ____。
(3)该小组又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如图丁),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12小时后,从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和b(单位:g)。则12小时内右侧截取部分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总量是 g(用字母表示)。
(4)下图表示温度对某种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以测定的产氧和耗氧速率为指标)。请绘制该植物实际光合作用产氧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图
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F1出现4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如果用F1中的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2的性状类型的种类和数量比例是( )
A.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2:1:2:1
B.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2:2:1:1
C.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
D.黄色圆粒:绿色圆粒=1:1或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
呼吸商(RQ)指单位时间内进行呼吸作用的生物释放二氧化碳量与吸收氧气量的比值。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在某温度下10min内,若甲、乙装置中墨滴分别左移30mm,200mm,则萌发小麦种子的呼吸商是1.15
B. 上述装置也可测细胞呼吸类型;若测某幼苗的呼吸商,需黑暗处理,避免光合作用干扰
C.若运用乙装置测量小麦种子的有氧呼吸速率,但需要设置对照组
D若排除外界物理因素的干扰,应设置对照组,即另加两组装置分别与甲乙相同,只是将等量的萌发的小麦种子替换为等量的煮沸灭菌的小麦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