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10分)肝细胞能将甲醛转化成甲酸而具有解除甲醛毒害的功能,研究人员为验证肝脏的...

(10分)肝细胞能将甲醛转化成甲酸而具有解除甲醛毒害的功能,研究人员为验证肝脏的这种解毒功能而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分组设计如下(“﹡”表示还没完成的实验步骤)。

 

组别

培养环境

肝脏小块

(数目相同)

A组

含1.0mmol/L甲醛的肝脏培养液

B组

含1.0mmol/L甲醛的肝脏培养液

C组

不含甲醛的肝脏培养液

(1)表中,除A组外,还需放置肝脏小块的是           组。

(2)右图中曲线            是C组实验的结果,说明肝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右图中曲线乙是       组实验的结果,这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4)研究发现一定浓度的甲醛可诱发染色体断裂,为进一步验证肝脏的解毒功能,研究人员同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方法步骤如下:

①取新培养的具有分裂能力的正常淋巴细胞悬液3等份,备用。

②按上表的实验设计培养肝脏15分钟后,取三组装置中的                ,分别加入备用的淋巴细胞悬液中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再分别取淋巴细胞染色、制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               ,并对比分析。

③实验结果:添加了           组中的肝脏培养液的淋巴细胞出现异常,而其他两组的淋巴细胞正常。

 

(1)C       (2)丙    产生(少量)甲醛 (3)A     肝脏具有解除甲醛毒害的功能 (4)②等量肝脏培养液 (2分)   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2分)     ③B 【解析】 试题分析:⑴本题主要研究肝脏细胞的解读作用,因此变量应该是有毒物质的有无,因此C组应该加入等量的肝脏细胞。⑵由于C组中没有加入甲醛,故甲醛的含量较低,因此曲线丙属于C组实验的结果,但是有少量的甲醛,说明肝脏细胞在代谢过程中,可能产生了甲醛。⑶根据实验目的,A组的有毒物质在肝细胞的作用下,甲醛的含量逐渐降低,故A组的作用结果与曲线乙相符。⑷根据题干已知一定浓度的甲醛可诱发染色体断裂,验证肝细胞的解毒功能,因此实验变量应为甲醛的含量,同时需要加入染色体观察甲醛的作用,根据实验结果,A组中的甲醛被分解,C组没有加入甲醛,只有B组含有甲醛,能让染色体断裂,其他两组的淋巴细胞中染色体正常。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实验设计,意在考查考生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3分)研究表明,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下图是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据图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A代表细胞膜上的             ,依赖该物质的运输方式是             ,葡萄糖进入癌细胞后,在代谢过程中可形成五碳糖进而合成               作为DNA复制的原料。

(2)在有氧条件下,癌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为                           。与正常的细胞相比①—④过程在癌细胞中明显增强的有            (填编号)。

(3)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                           发生突变,进而调控         的合成来改变代谢途径,若要研制药物来医治癌症患者细胞中的异常代谢途径,图中的过程                    (填编号)不宜选为作用位点。

 

查看答案

(10分)图1表示高等植物细胞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图2中的 X、Y、Z 曲线分别表示一天24小时的温度、光照强度、净光合速率(CO2mg/h)的变化。请据图回答:(注:净光合速率=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满分5 manfen5.com

(1)图1甲过程中B是          (外界物质),其在            中被消耗(答具体结构);乙过程中A消耗于该过程的          阶段。

(2)图1乙过程中产生的水,其[H]的来源是                   (答具体物质,不考虑中间产物) 。

(3)分析图2可知,中午12点时,Z曲线下降,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比较图中2 Z曲线的k、a两点,哪点更有利于蔬菜的储存?        

(5)图2中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点是          。根据图2中Z曲线的变化推测该植物未接受光照的时间是曲线中的                     段。

 

查看答案

将玉米种子置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在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彻底水解成ATP,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

B.胚乳的营养物质在萌发过程中全都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

C.在萌发的96~120h阶段,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

D.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120h后萌发种子的干重将下降,原因是幼苗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

如图为不同因素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图,A→B代表酶促反应速率坐标(0~100%),A→C代表温度坐标(0~70℃),C→B代表溶液酸碱度坐标(pH=0.1~14),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各线段含义提示:例如EH线段表示温度为E时,该酶的酶促反应速率为H)

满分5 manfen5.com

A.GH线段所代表的酶其最适温度在DE范围内

B.FI线段可用来体现胃蛋白酶的作用特点

C.据图可说明影响某酶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还可能有酶的数量和底物浓度

D.GH、GI线段所代表的某酶酶促反应速率差异的关键影响因素是温度

 

查看答案

图为同学在研究离体小鼠肝脏细胞物质输入和输出时所作的曲线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满分5 manfen5.com

A.如果横坐标代表时间,则纵坐标可代表细胞内某物质的积累量,到达P点的原因可能是该细胞已经积累了足够的该物质

B.如果横坐标代表底物浓度,则纵坐标可代表某物质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的速率,到达P点的原因可能是细胞膜上载体数量有限

C.如果横坐标代表O2浓度,则纵坐标可代表某物质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的速率,到达P点的原因可能是催化有氧呼吸的酶活性达到最高

D.如果横坐标代表底物浓度,则纵坐标可代表某物质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的速率,到达P点的原因可能是细胞提供的能量有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