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9分)人类遗传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相关遗传学研究备受关注。以往研究表明某些水果如...

(9分)人类遗传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相关遗传学研究备受关注。以往研究表明某些水果如番茄等所含成分对病人症状有缓解作用。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Ⅰ.(1)上图为两种遗传病系谱图,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Ⅱ-4无致病基因。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

(2)Ⅱ-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如果Ⅲ-2与Ⅲ-3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Ⅱ.番茄植株有无茸毛(A、a)和果实的颜色(B、b)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已知在茸毛的遗传中,某种纯合基因型的合子具有致死效应,不能完成胚的发育。有人做了如下三个番茄杂交实验:

实验1:有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无茸毛红果=2:1

实验2:有茸毛红果×无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有茸毛黄果:无茸毛红果:无茸毛黄果=3:1:3:1

实验3:甲番茄植株×乙番茄植株→有茸毛红果:有茸毛黄果:无茸毛红果:无茸毛黄果=2:2:1:1

(1)番茄植株中,致死合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欲进一步确认实验1子代中的有茸毛红果番茄的基因型有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实验3两亲本的表现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Ⅰ、(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伴X隐性遗传 (2)AaXbY            7/32 Ⅱ、(1)AA       让其全部自交,根据后代果实的颜色来分析判断 (2)有茸毛红果  有茸毛黄果 【解析】 试题分析:Ⅰ.(1)上图为两种遗传病系谱图,由Ⅱ-3(无乙病)和Ⅱ-4(无乙病)得到Ⅲ-3(患乙病),“无中生有为隐性”,可知乙病是隐性遗传病,Ⅱ-4无致病基因,同时只有男性患病,所以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隐性遗传;甲病在I-2、Ⅱ-3、Ⅲ-3中连续出现,所以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2)Ⅱ-2的基因型为AaXbY,如果Ⅲ-2(AaXBY)与Ⅲ-3(AaXBXB或AaXBXb)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4(1-1/2×1/4)=7/32。 Ⅱ.(1)根据实验1:有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无茸毛红果=2:1,推测有茸毛红果的基因型是AaBB,同时番茄植株中,致死合子的基因型是AA。欲进一步确认实验1子代中的有茸毛红果番茄的基因型有最简便的方法是让其全部自交,根据后代果实的颜色来分析判断。 根据实验2:有茸毛红果×无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有茸毛黄果:无茸毛红果:无茸毛黄果=3:1:3:1,推测有茸毛红果的基因型是AaBb,无茸毛红果的基因型是aaBb; 根据实验3:甲番茄植株×乙番茄植株→有茸毛红果:有茸毛黄果:无茸毛红果:无茸毛黄果=2:2:1:1,可以分解成有茸:无茸毛=2:1,由于致死合子的基因型是AA,所以亲本是Aa,红果:黄果=1:1,所以,所以亲本是Bb、bb,因此亲本基因型是AaBb、Aabb,表现型是有茸毛红果和有茸毛黄果。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病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特殊情况,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5分)下图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突触是由[③]突触前膜、[   ]         和[    ]         这三部分构成的。

(2)引起⑥兴奋或抑制的是            ,它存在于 [    ]         中,只能由[③]突触前膜释放。

(3)神经细胞间兴奋的传递方向是          的。

 

查看答案

(11分)人类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十分复杂,下图是Ⅰ型、Ⅱ型两种糖尿病部分发病机理示意图,请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①表示的物质是             。②表示的结构是             。正常情况下,当血糖浓度升高时,结构②活动加强,据图分析,影响②发挥作用的主要物质和结构有ATP、             

(2)如果图中靶细胞是肝细胞,当血糖浓度降低时,作用于肝脏细胞的激素主要是                 

(3)研究发现某抗原的结构酷似胰岛B细胞膜的某结构,则因该抗原刺激机体后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攻击胰岛B细胞而导致的糖尿病属        (填Ⅰ型或Ⅱ型)糖尿病;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该疾病属于          病。在临床中           (填Ⅰ型或Ⅱ型)糖尿病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

(4)在用15N标记的氨基酸研究①物质合成和分泌的过程时,发现依次出现放射性的细胞器是                  

(5)如果将正常胰岛B细胞分别接种于含有5.6 mmol/L葡萄糖(低糖组)和16.7 mmol/L葡萄糖(高糖组)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进行检测,高糖组释放胰岛素多。此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利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验证胰岛A细胞的分泌物能促进正常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方案如下:

①用高糖培养液培养胰岛A细胞,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细胞和滤液。

②用含有滤液的培养液培养胰岛B细胞,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胰岛素的含量。

请指出上述方案的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10分)如图一所示,白光透过三棱镜后会按波长不同分散成为七色条带。现有多个图二所示的装置,A是活塞,B是玻璃罩,C是某植物,D是清水,E是红色水滴,F是带刻度尺的水平玻璃管,各个装置中植物的大小生理状态都相同。张华将6套上述装置分别放在图一的1、2、3、4、5、6处,除光照外其他条件都完全相同且处于严格的最适状态,24小时后读取读数。每个装置红色液滴对应的初始刻度为0,实验结束后的读数记为X,零刻度右侧记为正值,零刻度左侧记为负值。

满分5 manfen5.com

(1)你认为张华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2)请在下图的坐标上表现出张华对该实验结果的预期。

满分5 manfen5.com

若张华的装置实际测量得到的X值小于0,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

A.有无氧呼吸存在

B.呼吸底物中有脂肪

C.有氧呼吸速率小于光合速率

D.植物呼吸使容器内温度升高

(3)张华的同桌李丽也指出,在实际操作中,张华的装置实际上无法准确得到他想要的数据。李丽想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使其能用于探究“在不同波长的光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和真光合速率的变化情况”。李丽要添加或改动的地方有:

①将6个装置中D里的清水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添加一个相同装置用于测量呼吸量,置于__________中,且该装置中D里的溶液为              

③添加一个相同装置用于作为对照平衡无关变量的影响,但该装置中的C应该为______。

(4)李丽将实验报告拿给当科学家的父亲看,父亲很高兴的表扬了她,但同时也指出该实验有一个缺陷:虽然每个装置所处的环境中光的波长确实不同,但是阳光中不同波长的光的__________________却一般不会相同。

 

查看答案

(8分)下列是有关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信息,请分析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1)图甲细胞③的子细胞名称是              ;图甲中,雄性激素能促进哪个细胞的形成?

        (填标号)。

(2)如果图乙中①→②完成了图丙中AB段的变化,则图乙a、b、c中表示染色体的是        。图甲中细胞③产生的子细胞内,a、b、c的数量分别为               。

(3)图丙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                                              

(4)若某二倍体生物的卵细胞中含有36条染色体,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有    _条;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形成       个四分体。

 (5)画出图甲①的下一个时期的图像:

 

查看答案

(4分)生物学实验中常用到普通光学显微镜,试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细小物体的(   )。

A.体积      B.表面积         C.物像的面积         D.长度或宽度

(2)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到刚好穿过视野中心的一行连续排列的12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看到此排细胞数目比原来少     个,所看到视野的亮度比原来      

(3)在观察叶绿体的实验中可能观察到叶绿体环绕液泡的运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果如图所示,细胞内叶绿体的实际位置和细胞质流动方向                (  )

满分5 manfen5.com

A.左侧,顺时针                     B.右侧,顺时针

C.左侧,逆时针            D.右侧,逆时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