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种群达到K值后,增长率为0
B.种群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K值之后
C.对于害虫的防治应在K/2之后进行
D.K值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不会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在啤酒生产过程中,常常加入木瓜蛋白酶,其作用是
A、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 B、将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
C、把多肽水解成氨基酸 D、把葡萄糖转化为氨基酸
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某个密码子的一个碱基发生替换,则识别该密码子的tRNA及转运的氨基酸发生的变化是
A.tRNA一定改变,氨基酸一定改变
B.tRNA不一定改变,氨基酸不一定改变
C.tRNA一定改变,氨基酸不一定改变
D.tRNA不一定改变,氨基酸一定改变
(6分)请完善下列探究实验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材料:酵母菌、洁净的试管、滴管、高压灭菌过的5%葡萄糖溶液、显微镜、血球计数板等必需材料和仪器。(实验时间为一周)
(1)提出问题:酵母菌种群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
(2)作出假设: 。
(3)实验步骤:
①在试管中加入5%葡萄糖溶液10mL,接种少量的酵母菌,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七天。
②每天取样,用血球计数板测定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情况,并记录数据。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如下 模型。
(5)结果分析:
该酵母种群的K值约是 ,从第6天后种群的数量开始下降,其原因是: 。
(6)问题探讨:
①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培养用具及培养液都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
B.培养期间,每天定时取样计数
C.用吸管直接从静置一段时间后的培养液中取样
D.要获得较为准确的数值,减少误差,应多次记数,求平均值
②在计数时,按以下顺序操作 (填字母),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将计数板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计数。
A.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
B.盖玻片盖放在计数室上
C.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
(6分)食物链、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此渠道进行的.假如在某温带草原上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请分析回答:
(1) 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草、猫头鹰分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该食物网的各种生物中,占有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其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_______ 。
(3) 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碳元素以_______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中进行循环,各种生物通过 作用使碳元素回到无机环境中。
(4)该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研究所调查发现: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其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 ;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 ,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 。
(2)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 时,原因是 。
(3)该鱼在t2时期后,种群数量变化不再增加,主要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