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6分)请完善下列探究实验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材料:酵母菌、洁净的试管、滴管、...

(6分)请完善下列探究实验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材料:酵母菌、洁净的试管、滴管、高压灭菌过的5%葡萄糖溶液、显微镜、血球计数板等必需材料和仪器。(实验时间为一周)

(1)提出问题:酵母菌种群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

(2)作出假设:                                                      

(3)实验步骤:

①在试管中加入5%葡萄糖溶液10mL,接种少量的酵母菌,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七天。

②每天取样,用血球计数板测定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情况,并记录数据。

满分5 manfen5.com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如下               模型。

(5)结果分析:

该酵母种群的K值约是                     ,从第6天后种群的数量开始下降,其原因是:                                                          

(6)问题探讨:

①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培养用具及培养液都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   

B.培养期间,每天定时取样计数

C.用吸管直接从静置一段时间后的培养液中取样

D.要获得较为准确的数值,减少误差,应多次记数,求平均值

②在计数时,按以下顺序操作                 (填字母),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将计数板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计数。

A.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 

B.盖玻片盖放在计数室上 

C.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

 

⑵酵母菌的种群数量会随着时间增长而增加  ⑷数学 ⑸1000万个   由于只减少,有害物质增加,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⑹①C  ②BAC 【解析】 试题分析:⑵根据S型曲线,可提出酵母菌的种群数量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加, 绘制出数学模型。⑷⑸据图可知,种群的K值为1000万个,种群数量开始下降的原因是营养物质减少,同时酵母菌产生的有害代谢废物增多,使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⑹在取样时,为了使结果准确,应当摇匀,故C错。根据酵母菌的计数方法可知,正确的顺序是BA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酵母菌的数量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6分)食物链、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此渠道进行的.假如在某温带草原上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请分析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 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草、猫头鹰分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该食物网的各种生物中,占有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其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_______                       

(3) 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碳元素以_______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中进行循环,各种生物通过             作用使碳元素回到无机环境中。

(4)该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某研究所调查发现: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其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          ;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          ,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                 

(2)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             时,原因是                                                           

(3)该鱼在t2时期后,种群数量变化不再增加,主要原因是                       

 

查看答案

(6分)下图甲曲线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的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试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图甲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X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图甲曲线中Y点光照强度时,光合作用速率        (大于、等于、小于)呼吸作用速率。

(2)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图甲曲线中Y点将向        方移动。

(3)利用图乙装置来探究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实验中,若在灯与广口瓶之间放一个隔热装置(假设对透光性无影响),这时我们可用这个装置来探究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

若实验中每隔15 min增加一次广口瓶与灯之间的距离,随着时间与距离的增加,气泡产生速率下降,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4)在充足的光照下预测有色液滴将向        移动。

 

查看答案

(6分)下列分别是叶绿体模型图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     ](①、②、③                      上,发生在其上的过程是[     ] (Ⅰ、Ⅱ)_________________反应。

(2)过程Ⅰ和过程Ⅱ是紧密联系的两过程,过程Ⅰ为过程Ⅱ提供[④ ]            和[⑤ ]                  ;而过程Ⅱ将过程Ⅰ固定在活跃化合物中的能量储存在稳定化合物[⑦]____________________中。

(3) 光合作用过程的总反应式可概括为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很多同学都曾尝试设计制作小生态瓶,但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设计并不成功。下面设计生态瓶应遵循的原理中,不合理的是

A.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上的联系       

B.生态瓶的稳定性与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合理搭配有关

C.应定时向瓶内通气,保证生物的有氧呼吸

D.瓶内应加泥沙提供分解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