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其原因是 ( )
A.酶能降低化学反应对温度等条件的要求
B.能使反应物变成更加细小的微粒,增加接触面积
C.降低了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D.提供了化学反应开始时所需的活化能
如图中Ⅰ~Ⅲ说明了物质和离子通过细胞膜的转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所有图中均有主动运输 B.所有图中均有被动运输
C.图Ⅰ、Ⅱ和Ⅲ可表示自由扩散 D.图Ⅲ中细胞内ADP含量会增加
(8分) 实验误差是高中生做实验时经常面对的问题,如何减少实验误差是中学生必须解决的问题,请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1)在做蛋白质鉴定实验时,向试管中加入2mL双缩脲试剂A液后,又加入2mL双缩脲试剂B液,振荡均匀,溶液颜色呈蓝色,最可能的原因是 。
(2)若利用小麦根尖的成熟区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由于观察的细胞无色透明,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调节显微镜的措施是 。
(3)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性糖时,将甘蔗组织制成甘蔗汁,向其中注入1mL斐林试剂(甲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注入),将试管放入盛有50~60℃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2min,试管中没有出现砖红色沉淀。原因是 。
(4)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很规范,但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可能的原因有:①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干燥处理;② 。
(9分)下列甲图中DNA分子有a和d两条链,将甲图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乙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甲图可看出DNA复制的方式是 。
(2)甲图中,A和B均是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B能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从而形成子链;则A是 酶,B是 酶。
(3)图甲过程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的场所有 ,进行的时间为 。
(4)乙图中,7是 。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 交替连接而成;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 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 原则。
(7分)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实验包括4个步骤:
①培养噬菌体 ②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
③放射性检测 ④离心分离。
(1)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④②①③
(2)如果让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图中离心管的上清液中,则获得该实验中的噬菌体的培养方法是 。
A.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B.用含32P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C.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D.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3)下图中锥形瓶内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 ,其内的营养成分中能否含有32P? 。
(4)连续培养噬菌体n代,则含亲代噬菌体DNA的个体应占总数的 。
(5)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发现上清液中有放射性物质存在,这些放射性物质的来源可能是 。(2分)
(8分)下图为某高等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中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是 。甲细胞中DNA、染色体及染色体单体的数目分别是 。
(2)三个细胞都能在该动物体内的 (填器官名称)中找到。乙细胞的名称是 。
(3)丙细胞中含 个染色体组。利用辐射处理丙细胞,可导致染色体断裂失活,这属于 变异。
(4)丁细胞是乙细胞分裂产生的一个子细胞,请在方框中画出与之同时生成的另一个子细胞的示意图。(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