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ATP、ADP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
B.ATP的A代表腺嘌呤,T代表三个,P代表磷酸基团
C.动物有氧呼吸过程的第三阶段通过[H]与氧气结合产生水,同时产生大量ATP
D.叶绿体中AD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运动,ATP则是向相反方向运动
选用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判定植物分生组织细胞的部位
A.有蛋白质的合成 B.有RNA的转录
C.有DNA的合成 D.光合作用旺盛
下列有关水在生物实验中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备细胞膜时,将哺乳动物红细胞浸泡在蒸馏水中,细胞吸水涨破
B.用清水漂洗已经解离的洋葱根尖,是为了维持细胞的活性
C.将洋葱的鳞片叶浸润在清水中,可以发生质壁分离
D.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用蒸馏水可以溶解色素
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图乙是甲图中 d 条件下观察到的视野,如果不改变载玻片的位置、光圈及反光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条件下视野的亮度比 d 条件下大
B. a 条件下可能观察不到细胞
C. b 条件下比 c 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多
D. 由 d 条件转变为 c 条件下观察时,应先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10分)通过细胞工程技术,利用甲、乙两种高等植物的各自优势,培育抗病、耐盐的杂种植株。请回答问题:
(1)A处理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 。B的名称是 。
C是具有 优良性状的幼芽。PEG的化学名称叫 。
(2)将状况相同的目的植株绿叶分成6组,在不同温度下先光照l h,接着立刻再暗处理l h(除外界温度不同外,光照强度等其它实验条件适宜并相同),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表的数据(“+”表示增加,“ -”表示减少)。
实验组别 |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第四组 |
第五组 |
第六组 |
外界环境温度 |
26℃ |
28℃ |
30℃ |
32℃ |
34℃ |
36℃ |
光照后重量变化 |
+3mg |
+4.2mg |
+6.1mg |
+5.8mg |
+5mg |
+3.8mg |
暗处理后与光照后重量变化 |
-1mg |
-2mg |
-3mg |
-4.2mg |
-5.5mg |
-5mg |
用以上6种温度值回答(以下每空1分):
①该目的植株光合作用的最适外界环境温度是 ℃,
②目的植株细胞呼吸作用最弱的温度是 ℃,
③白天对目的植株增产最(净同化量)有利的温度是 ,
④植物生理学上将植物体的叶绿体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的量称为植物体的总同化量;而植物体的净同化量=总同化量 — 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的量。请你从酶促反应的角度分析植物体的总同化量与净同化量分别达到最大值时的最适合温度不同的原因:
(10分)请回答有关淀粉酶的问题:
(1)组成淀粉酶的基本单位的结构通式是: ,将此基本单位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唾液腺细胞用它合成并分泌此淀粉酶的途径中出现放射性的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
⑵用诱变育种的方法可获得淀粉酶高产菌株而提高酶的产量。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以获得淀粉酶高产菌株。
实验原理:①用一定剂量的诱变剂处理微生物可以诱导其基因突变;②生产菌株在含淀粉的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可释放淀粉酶来分解培养基中的淀粉,因而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一定范围内淀粉酶越多,透明圈越大,对菌株生存越有利。
主要实验步骤:
①第一步:将培养好的生产菌株分为两组,实验组 ,对照组 。
②第二步:制备含淀粉的固体培养基,灭菌。
③第三步:把实验组的大量菌株接种于多个含淀粉的固体培养基上,同时接种对照组,均在相同适宜条件下培养。
④第四步:比较两组菌株菌落周围透明圈的 , 选出透明圈 的菌株。
预期部分实验结果:
①由于诱发突变率低,实验组中绝大多数菌落周围的透明圈大小与对照组 (相同或不同)。
②由于诱发突变多害少利性,所有实验组与对照组不同的透明圈中大多数 (变大或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