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①和④都存在碱基...

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结构①和④都存在碱基A和T的互补配对

B.此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

C.结构①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该图是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C 【解析】 试题分析:线粒体中含有DNA,存在碱基A和T的互补配对,而核糖体中含有RNA,存在碱基A和U的互补配对,A错。因为含有多种细胞器,是真核细胞,又因为含有中心体,所以此图是动物或低等植物细胞,B错。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是在细胞质的基质中,线粒体进一步将其分解成CO2和H2O,C正确。中心体在光学显微镜下是看不见的,D错。 考点:本是考查细胞的结构也功能,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属于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相同点的是

①在光下进行       ②需要酶催化         ③产生ATP       ④需要氧气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18分)下图1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部分结构中的某些生命活动过程,甲、乙代表两种细胞器,①~⑦代表各种物质。图2表示该植物叶片CO2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S代表有机物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1中,甲、乙两种细胞器的膜面积都很大,其中甲增加膜面积主要通过                     

乙增加膜面积主要是通过  _                  

(2)若该绿色植物长时间处于黑暗状态中,则图1中“⑥→⑤→⑥”的循环能否进行?           ,原因                                            

(3)若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 25℃和30℃,图2为CO2浓度一定、环境温度为25℃时,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得的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

①图2 中的A点时,图1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        ;当光照强度处于图2中B-D间,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为           (用图中符号表示)。当光照强度处于图2中的0-D间,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为            (用图中符号表示)。

②当光照强度处于图2中的 D点时,图1中“物质⑦”的去向是扩散到乙和             

③请据图2在答卷图中绘出环境温度为30℃时,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要求在曲线上标明与图中A、B、C三点对应的a、b、c三个点的位置)

 

查看答案

(14分)脂质体是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中形成稳定的脂质双层膜的原理而制备的人工膜。单层脂分子铺展在水面上时,极性端(亲水)与非极性端(疏水)排列是不同的,搅拌后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如下图)

满分5 manfen5.com

(1)将脂质体置于清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脂质体的形态、体积没有变化。这一事实说明脂质体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____    ____。用丙酮从口腔上皮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其面积是口腔上皮细胞膜表面积的          (大于、等于、或小于)2倍。 

(2)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的模式图是(   )。

满分5 manfen5.com

(3)由脂质体的形成原因及特点分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            ____,同时也可推测水分子的跨膜运输不是真正的物质扩散,它最可能与膜上的_____           ___成分有关。美国科学家阿格雷试图从人血红细胞上寻找这种蛋白质——CHIP28。他以这种细胞为实验材料的最可能原因是___                                                                     ___。

(4)生物膜的认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直到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                        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查看答案

(16分)细胞内受损的线粒体释放的信号蛋白,会引发细胞非正常死亡。下图表示细胞通过“自噬作用”及时清除受损线粒体及其释放的信号蛋白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吞噬泡的吞噬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              的特点。图中自噬体由             层 (不考虑自噬体内的线粒体)。

(2)受损线粒体的功能逐渐退化,会直接影响有氧呼吸的第         阶段。细胞及时清除受损的线粒体及信号蛋白的意义是                                  

(3)研究发现人体细胞溶酶体内的pH在5.0左右,由此可知细胞质基质中的H+进入溶酶体的运输方式是                    

(4)图中水解酶的合成场所是              。自噬体内的物质被水解后,其产物的去向是                                                     ,由此推测,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自噬作用”会           (增强/减弱/不变)。

 

查看答案

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别

3%的淀粉溶液

2mL

2mL

2mL

3%的蔗糖溶液

2mL

2mL

2mL

2%的α-淀粉酶溶液

1 mL

1 mL

1 mL

1 mL

1 mL

1 mL

反应温度

0℃

0℃

60'℃

60'℃

100℃

100℃

碘液

2滴

2滴

2滴

2滴

2滴

2滴

注:表中“一”表示没有添加。

A.α-淀粉酶溶液的用量是无关变量

B.①②两组实验可用于验证酶的专一性

c.②④⑥三组实验可说明温度能影响酶活性

D.设计上述实验目的是:验证酶的专一性和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