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别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3%的淀粉溶液 |
2mL |
一 |
2mL |
一 |
2mL |
一 |
3%的蔗糖溶液 |
一 |
2mL |
一 |
2mL |
一 |
2mL |
2%的α-淀粉酶溶液 |
1 mL |
1 mL |
1 mL |
1 mL |
1 mL |
1 mL |
反应温度 |
0℃ |
0℃ |
60'℃ |
60'℃ |
100℃ |
100℃ |
碘液 |
2滴 |
2滴 |
2滴 |
2滴 |
2滴 |
2滴 |
注:表中“一”表示没有添加。
A.α-淀粉酶溶液的用量是无关变量
B.①②两组实验可用于验证酶的专一性
c.②④⑥三组实验可说明温度能影响酶活性
D.设计上述实验目的是:验证酶的专一性和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右图为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⑤是该细胞的代谢中心和遗传控制中心
B③④⑧的膜结构属于该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C花瓣的颜色与⑧中含有的色素有关
D③⑤⑦⑧结构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
图示某二倍体生物不同时期的正常细胞分裂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图④时期
B.图①表示该生物体细胞的有丝分裂后期图像
C.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之比为 1∶2∶2
D.图③所示时期最适合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观察
(16分)下图1是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图2是某种生物雄性个体中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3 示图2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中填序号或字母, 填文字)
(1)图1细胞中,ATP产生的场所是[____],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是[_____]。若图1示人体骨髓干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图2中[____]细胞所示的分裂现象,骨髓干细胞分裂、分化成单核细胞、粒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等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的结果。
(2)若该个体有两对等位基因(YyRr),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图A所示细胞相对应的基因组成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2中A细胞推测,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可为______条。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于图2中的[_____]细胞所处的时期。
(4)图3由Ⅲ变化为Ⅳ对应于图2中的细胞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
(16分)过量紫外光是一种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和动植物健康的光污染物,某研究小组对“紫外光辐射量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这一课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究,结果如下:
培养皿编号 |
紫外光辐射剂量(J/m2) |
实验后酵母菌数量(个/ml) |
A1 |
0.2 |
27×104 |
A2 |
0.8 |
26×104 |
A3 |
X |
14×104 |
A4 |
2.0 |
10×104 |
A5 |
2.6 |
6×104 |
(1)表中X的值应为 ,原因是 。
(2)该实验还需增设一个辐射剂量为 J/m2的培养皿,原因是 ;为使实验方案更科学严密、实验数据更准确,还应对该实验作怎样的完善? 。
(3)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的无关变量有(至少写出两个) (4分)。
(4)若将酵母菌置于培养条件适宜、容积恒定的某种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酵母菌种群密度稳定在16×104个/ml左右,则该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最快时,种群密度约为 。
(16分)如图为植物和高等动物(如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甲、乙两种结构为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在植物的叶肉细胞中,甲、乙两种细胞器都是重要的“能量转换器”,其中在乙细胞器内完成的能量转换过程是
(2)甲结构中产生的ATP (“可”或者“不可”)供乙结构利用;乙结构中产生的CO2到相邻细胞中的甲结构中被利用,需要穿过 层磷脂分子;甲的D结构中能发生反应,该反应之所以在D上进行,是由于D中含有 。
(3)CO2进入叶绿体后,在基质中被 后形成的物质遇斐林试剂呈砖红色。请写出在甲结构中发生的总反应式: 。
(4)发生在高等动物细胞结构乙中的生理过程是 (填图中的序号),在缺氧情况下,物质A可通过⑤过程形成物质C (填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