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下图1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部分结构中的某些生命活动过程,甲、乙代表两种细胞器,①~⑦代表各种物质。图2表示该植物叶片CO2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S代表有机物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甲、乙两种细胞器的膜面积都很大,其中乙增加膜面积主要是通过 。
(2)若该绿色植物长时间处于黑暗状态中,则图1中“⑥→⑤→⑥”的循环能否进行? ,原因 。
(3)若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 25℃和30℃,图2为CO2浓度一定、环境温度为25℃时,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得的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
①图2中的A点时,图1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 ;当光照强度处于图2中B-D间,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为 (用图中符号表示)。当光照强度处于图2中的0-D间,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为 (用图中符号表示)。
②当光照强度处于图2中的 D点时,图1中“物质⑦”的去向是扩散到乙和 。
③请据图2在答卷图中绘出环境温度为30℃时,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要求在曲线上标明与图中A、B、C三点对应的a、b、c三个点的位置)。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提出问题是只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实验基础上的
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不可以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
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均可产生的变异是( )
A.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
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D.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
下列对生物技术的理解,合理的是
A.基因工程的核心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B.单克隆抗体是骨髓瘤细胞分泌的
C.用胚胎分割技术可获得性别不同的双胞胎
D.蛋白质工程可制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蛋白质
下列各选项中,实验待鉴定物质,鉴定试剂及颜色反应均相符的一项是
选项 待鉴定物质 鉴定试剂 颜色反应
A 蔗糖 斐林试剂 砖红色
B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蓝色反应
C 脂肪 苏丹Ⅳ染液 红色
D 二氧化碳 溴麝香草酚蓝溶液 由蓝变黄再变绿
右图所示为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A.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B.此细胞中基因a一定是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
C.此细胞可能形成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
D.此动物体细胞内最多含有四个染色体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