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B. 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表明,叶绿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
C. 质壁分离实验中,在发生了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充满的液体是外界溶液
D. 鉴定蛋白质时,应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合以后再加入待检组织样液中
细胞在吸收某种物质时,遵循下面两种曲线,分析正确的是
A. 这种物质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B. 图中A点吸收该物质的速度不再增加,主要原因是受载体数量限制
C. 增加O2含量,能使A点右移
D. 该物质不可能是甘油分子
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相同点是
①可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②水作为生理功能的一种原料 ③通过囊状结构增大膜面积
④可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⑤产生的ATP可用于各种生命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在下列四个试管中分别加入一些物质,甲试管:新鲜乳酸奶;乙试管:甘氨酸溶液;丙试管:豆浆和蛋白酶;丁试管:鸡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蒸馏水。上述四个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后,有紫色反应的是
A.甲、丁 B.甲、乙、丁 C.甲、乙、丙 D.甲、丙、丁
有关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碱基序列的多样性构成了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
B.DNA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
C.双链DNA分子的任意一条链中碱基A的数量一定与T相等
D.细胞内DNA双链必须完全解旋后才进行复制
(16分)将某种玉米子粒浸种发芽后研磨匀浆、过滤,得到提取液。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后,分为3组并分别调整到不同温度。如下图所示,然后在每支试管中加入少许等量的玉米子粒提取液,保持各组温度30分钟后,继续进行实验(提取液中还原性物质忽略不计):
(1)若向A、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斐林试剂,沸水浴一段时间,观察该三支试管,其中液体颜色呈砖红色的试管是 ;砖红色较深的试管是 ,颜色较深的原因是 。
(2)若向B、D、F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碘液,观察三支试管,发现液体的颜色都是蓝色,产生该颜色的原因是 。
(3)以上实验的三种处理温度不一定是玉米子粒提取液促使淀粉分解的最适温度。你怎样设计实验才能确定最适温度?(只要求写出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