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峨眉栲是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山地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主要代表类群,某科研组在水分和阳光充裕的夏日的一天,对峨眉栲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表示气孔的开放程度)等生理指标进行了检测,其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据图可知,峨眉栲光合作用中消耗ATP和[H]最快的时刻是_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孔导度主要与光合作用的_______(填“光反应”或“暗反应”)过程有关;在12:00时,导致峨眉栲的光合速率较低的主要因素可能是___________。
(3)若在14:00时适当提高环境中C02的浓度,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ATP的含量将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缺镁会降低峨眉栲的光合速率,因为镁是叶绿体中_____________的重要组成成分。捕获光能的色素中,含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
(8分)罗汉果被人们誉为“神仙果”。罗汉果甜苷在传统中药中被用于感冒、咳嗽、喉咙痛、肠胃不适,并可清血。它分布在罗汉果的果肉、果皮中,种子中不含这种物质,而且有种子的罗汉果口感很差。为了培育无子罗汉果,科研人员先利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罗汉果,诱导其染色体加倍,得到下表所示结果。请分析回答:
处理 |
秋水仙素 浓度(%) |
处理株或种子数 |
处理时间 |
成活率(%) |
变异率(%) |
滴芽尖生长点法 |
0.05 |
30 |
5d |
100 |
1.28 |
0.1 |
86.4 |
24.3 |
|||
0.2 |
74.2 |
18.2 |
(1)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过程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取芽尖生长点作为处理的对象,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研究中,自变量是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表明,诱导罗汉果染色体加倍最适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3)鉴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确认罗汉果染色体数加倍最直接的证据。首先取变异植株幼嫩的茎
尖,再经固定、解离、______ 、______和制片后,进行镜检。
(4)获得了理想的变异株后,要培育无子罗汉果,还需要继续进行的操作是
某研究小组在我国首次发现了一个单基因显性遗传病---静脉血管畸形(VMCM)家系,该家系患者皮肤、口腔粘膜等处可见蓝紫色的瘤体。其遗传图谱如下(该家系内无近亲结婚),已确定该致病基因位于第九号染色体上,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该家系,可推算出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
B.该病仅由一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C.II3个体所产生的精子有一半含有该致病基因
D.IV3带有来自II4的第九号染色体的可能性是
下列各项的结果中,不可能出现1:1比值的是
A.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绿色圆粒豌豆(yyRR)杂交子代的表现型之比
B.酵母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强度相同时吸入的O2 与产生的CO2 总量之比
C.基因型为AaXBY某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的基因型种类之比(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
D.用15N标记的双链DNA,放在14N培养液中半保留复制二次后,含15N与仅含14N的DNA数量之比
下列有关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可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B.三倍体西瓜高度不育是因为减数分裂时无同源染色体无法联会
C.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D.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观赏植物蝴蝶兰可通过改变CO2吸收方式以适应环境变化。长期干旱条件下,蝴蝶兰在夜间吸收CO2并贮存在细胞中。实验表明正常和长期干旱条件下,蝴蝶兰CO2吸收速率的日变化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干旱条件下,蝴蝶兰在0~4时,吸收CO2进行光合作用
B.上午10时,突然降低环境中的CO2,蝴蝶兰在两种条件下C3的含量均下降
C.干旱条件下,10~16时无明显CO2吸收的直接原因是温度高,光合作用有关酶活性被抑制
D.由图可知,栽培蝴蝶兰应避免干旱条件,以利于其较快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