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有关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可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

下列有关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可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B.三倍体西瓜高度不育是因为减数分裂时无同源染色体无法联会

C.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D.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A 【解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可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A正确;三倍体西瓜高度不育是因为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B错;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对缺失属于基因突变,C错;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D错。故本题选A。 试题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生物变异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观赏植物蝴蝶兰可通过改变CO2吸收方式以适应环境变化。长期干旱条件下,蝴蝶兰在夜间吸收CO2并贮存在细胞中。实验表明正常和长期干旱条件下,蝴蝶兰CO2吸收速率的日变化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干旱条件下,蝴蝶兰在0~4时,吸收CO2进行光合作用

B.上午10时,突然降低环境中的CO2,蝴蝶兰在两种条件下C3的含量均下降

C.干旱条件下,10~16时无明显CO2吸收的直接原因是温度高,光合作用有关酶活性被抑制

D.由图可知,栽培蝴蝶兰应避免干旱条件,以利于其较快生长

 

查看答案

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变成7-乙基鸟嘌呤,后者不与胞嘧啶配对而与胸腺嘧啶配对。为获得更多的水稻变异类型,育种专家常用适宜浓度的EMS溶液浸泡种子后再进行大田种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使用EMS浸泡种子可以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

B.获得的变异植株细胞核DNA中的嘌呤含量高于嘧啶

C.EMS的处理可使DNA序列中G-C替换成A-T

D.经EMS处理后,水稻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

以下关于教材涉及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盐酸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两实验中的作用相同

B.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研究过程和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的研究过程均用到了假说演绎法

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可用过氧化氢溶液作反应试剂

D.低温诱导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染色后用高倍镜观察,细胞中的染色体均加倍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的ATP分子可以直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大肠杆菌的染色体可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到

C.细菌代谢速率极快,细胞膜和细胞器膜为其提供了结构基础

D.抑制线粒体活性的物质会阻碍根细胞吸收无机盐

 

查看答案

(14分)家蚕原产于我国,是丝绸原料的主要来源,它在人类经济生活及文化历史上有重要地位。请回答下列有关家蚕的问题。

(1)家蚕是二倍体,体细胞中有28对染色体,其中一对是性染色体,雄蚕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ZZ,雌蚕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ZW。正常情况下,雌蚕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含有______条Z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有______条Z染色体。

(2)在家蚕中皮肤正常(A)对皮肤油性(a)为显性,且A和a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雄蚕比雌蚕的丝质好,出丝率高,所以极早鉴别出蚕的雌雄具有明显的经济意义。根据油蚕幼虫皮肤油纸样透明和身体虚弱等特点,易于把雌蚕分开,大量淘汰雌蚕,保留雄蚕。可利用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亲本杂交,杂种F1代中,雄蚕全部正常,而雌蚕都是油蚕。

(3)生物科技工作者用X射线处理蚕蛹,将家蚕第10号染色体上含有黑卵基因的一段染色体转移,连接到___________染色体上,从而可以借助光电自动选卵机将黑卵选出并杀死,达到去雌留雄的目的。蚕卵的这种变异类型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家蚕的颜色由常染色体基因(A、a)和性染色体基因(ZB、Zb)共同决定,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基因

组合

A不存在,不管B存在与否

(aa ZZ或aa ZW)

A存在,B不存在

(A  ZbZb或A  ZbW)

A和B同时存在

(A  ZBZ或A  ZBW)

颜色

白色

灰色

黑色

一只黑雄蚕与一只灰雌蚕交配,子代家蚕颜色有黑色、灰色和白色,则母本的基因型为    ,父本的基因型为       ,黑色、灰色和白色子代的理论分离比为      

(5)研究发现,与正常酶1比较,失去活性的酶1氨基酸序列有两个突变位点,如下图:

据图推测,h基因突变为H基因时,导致①处突变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            ,导致②处突变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            。进一步研究发现,失活的酶1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小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