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果蝇的深红眼和猩红眼受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两对基因与眼色素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利用表现型均为猩红眼的纯合果蝇品系I(不含基因B)和品系II(不含基因A)进行如下杂交实验,请回答:
亲本组合 |
F1的表现型及数量 |
||||
组别 |
表现型 |
深红眼雄蝇 |
深红眼雌蝇 |
猩红眼雄蝇 |
猩红眼雌蝇 |
实验1 |
品系I雄性×品系II雌性 |
204 |
196 |
0 |
0 |
实验2 |
品系II雄性×品系I雌性 |
0 |
209 |
200 |
|
①图中基因与眼色素的关系体现了基因可通过 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②基因A、B分别位于 、 染色体上,实验2的F1中深红眼雌蝇和猩红眼雄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 。
③让实验l的Fl互交,预期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11分)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
(1)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图中的 ,为了调查其种群密度,取样时要注意 。
(2)若某外来生物入侵该区,其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则该生物第二十年出生率 (填“大于”,“小于”,“等于”)死亡率,该外来生物增长曲线呈 型。
(3)由于某种因素使得生产者短时间内大量减少,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其基础为 。
(4)若将上述草原生态系统开发成为农田生态系统,则其群落的演替方式是 ,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降低。
(5)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草食)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 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9分)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与小白鼠生命活动调节相关的问题:
(1)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是 ,维持该必要条件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调节网络。
(2)下丘脑与垂体之间有神经联系和血液联系,切断其神经联系后,血液中的促甲状腺激素含量没有减少,说明下丘脑调节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方式是 调节。如果用甲状腺激素制剂饲喂小白鼠,再放入密闭容器中,其对缺氧的敏感性将 。
(3)已知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能促进子宫发育。研究人员为探究垂体能分泌促性腺激素影响卵巢和子宫的发育,用一批幼鼠做了如下实验:
请回答:
①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两项)。
②分组时应将健康、生长发育状况和个体大小相近的 幼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
③表中A处的处理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分)回答下列I、Ⅱ小题:
I.下图为制作果酒、果醋的实验流程,请回答:
(1)制作果酒的发酵阶段,发酵瓶的瓶盖应( )
A.一直打开 B.打开并盖上一层纱布 C.定时拧松 D.一直拧紧
(2)写出由果酒酿制成果醋过程的总反应式: 。
(3)从自然菌样中筛选较理想的醋酸杆菌进行纯化培养,通常采用 接种方法,接种之前要对接种环进行 ,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Ⅱ.在夏季晴朗白天,测定一片树林中的甜槠(大型乔木)、披针叶苔草(草本)的CO2吸收速率的日变化曲线(如图甲)。选取生理状态良好的甜槠植株,保持温度、CO2浓度等恒定,测定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O2和CO2的释放量(如图乙)。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中C点时,甜槠光合作用速率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夏天晴朗的中午,温度过高,导致 ,从而使光合作用 阶段受阻。在中午12时左右,环境中CO2浓度突然降低后的短时间内,披针叶苔草叶肉细胞中C5含量的变化为 。
(2)从图乙可知,若在光照强度为8千勒克斯时,光照12h,再黑暗12h,交替进行,则甜槠能否正常生长? 答: ,原因是 。
(3)植物光合作用的特点往往是与其生活的环境是相适应的。据图可以推测披针叶苔草生活的环境最可能是 。
(4)下表是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表中a为清水,b~f为浓度由低到高的五种油菜素内酯水溶液)
组别 |
a |
b |
c |
d |
e |
f |
平均株高(cm ) |
16 |
20 |
38 |
51 |
42 |
24 |
该实验结果能否说明油菜素内酯对芹菜生长具有两重性? 。
理由是 。
下列关于基因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外来物种的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率和方向
B.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C.基因型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
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右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方式的实验装置。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相同适宜的条件下,测定两装置的温度:则T甲>T乙
B.若将装置甲改放成等量破碎的酵母菌细胞,其他条件不变,则测定的温度比之前低
C.装置乙中的葡萄糖液煮沸冷却后加入的目的是排除溶解氧,以控制实验的自变量
D.装置乙中酵母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没有热量散失,但生成少量A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