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6分)如图简单表示了葡萄酒的酿制过程,请据图分析: (1)葡萄酒的酿制原理是先...

(6分)如图简单表示了葡萄酒的酿制过程,请据图分析:

(1)葡萄酒的酿制原理是先通气进行        ,以增加酵母菌的数量,然后再         获得葡萄酒。

(2)随着发酵程度的加深,液体密度会逐渐变低(可用密度计测量),原因是        

(3)验证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在课题实验步骤中,在完成“烧杯中分别加入苹果泥、试管中分别加入果胶酶溶液、编号编组”之后,有下列两种操作:

满分5 manfen5.com

方法一:将试管中的果胶酶溶液和烧杯中的苹果泥相混合,再把混合液的pH分别调至4、5、6、……10。

方法二:将试管中的果胶酶溶液和烧杯中的苹果泥的pH分别调至4、5、6…10,再把pH相等的果胶酶溶液和苹果泥相混合。请问哪一种方法更为科学:      ,并说明理由:                    

(4)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甲中进行搅拌是为了增加氧溶量   B.在甲中,酵母菌的能量来源将全部消耗

C.甲与乙放出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   D.揭开丙容器的盖子,可能会有醋酸产生

 

(1)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发酵)  (2)由于发酵时糖被消耗,产生酒精和CO2,酒精的密度比糖水低(3)方法二;方法二的操作能够确保酶的反应环境从一开始便达到实验预设的pH(或回答“方法一的操作会在达到预定pH之前就发生了酶的催化反应”)(答案合理就给分)(4)B 【解析】 试题分析:(1)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获得能量较多,进行出芽生殖,繁殖速度较快,后进行无氧呼吸获得酒精。(2)随着发酵程度的加深,液体密度会逐渐变低(可用密度计测量),原因是由于发酵时糖被消耗,产生酒精和CO2,酒精的密度比糖水低。(3)方法一先将果胶酶溶液和烧杯中的苹果泥相混合,会在达到预定pH之前就发生了酶的催化反应,影响实验结果。方法二的操作能够确保酶的反应环境从一开始便达到实验预设的pH,使实验结果更可靠。(4)据图分析,在甲中进行搅拌是为了增加氧溶量,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故A正确。酿造是有一个最简单的公式,就是糖分+酵母=酒精+二氧化碳+热量,红葡萄酒发酵温度是25-35度,属于较高温度发酵。白葡萄酒是20-25度,低温发酵,如果半干的葡萄酒,那则是部分发酵或者是勾兑,干的葡萄酒是把葡萄糖分完全转化为酒精,故B错。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产生二氧化碳,故C正确。空气中有醋酸菌,会进入培养液产生醋酸,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制作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2分)近年来,随着盗墓小说的流行,有人自学成才,加入盗墓行列,结果在一次盗墓行动中,脚掌不慎被一枚长钉扎入,猛然抬脚,大叫一声“哎呀,我的天啊”。图1为人某反射弧结构示意图,A、E、M、N为反射弧上位点,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与B、C类似的突触。请据图作答。

(1)若对A施加一强刺激,则细胞膜外表面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若刺激图1中M点,则A点____(能、不能)发生这种变化,这是由于图中_____处只能单向传递兴奋导致。若将该标本置于KCl溶液中,刺激A点,A点______(会、不会)发生电位变化。盗墓人服用了某药品,它可以阻止神经递质与受体作用后的分解,因此,服用后,突触后神经元的变化是____________。

满分5 manfen5.com

(2)由于伤口过深,而破伤风芽孢杆菌又是厌氧型微生物,医生担心盗墓人会得“破伤风”,所以为他注射了破伤风抗毒素血清进行紧急预防或治疗,同时向他介绍了破伤风疫苗引发的免疫过程,如下图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其中,不能识别抗原的细胞序号及名称是[    ]_____________,与物质甲合成、分泌有关的含磷脂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

(3)人感觉痛之前有了抬脚反应,这是因为__________中有调节该活动的低级中枢。注射时,盗墓人手脚并未缩回,这说明缩手、缩脚反射可以受___________的调控。

(4)某同学在踢足球时不小心被铁钉扎破了脚,及时注射了破伤风抗毒素进行治疗,已知破伤风杆菌可阻止神经末梢释放甘氨酸,因而能引起肌肉痉挛和惊厥。据此分析甘氨酸相当于一种________,它能使下一个神经元的      信号向     信号转换过程受阻。   

 

查看答案

(14分)某昆虫肤色有白色、黄色、绿色三种类型,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其过程如图所示,请据图作答。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过程①包括的两个阶段分别是________。绿色虫体中,只有皮肤细胞才呈现绿色,这是_____________的结果。

(2)一纯合黄雌虫与一白雄虫杂交,F1全为绿色。则亲本雌虫基因型为___________ 。将F1代雌雄虫随机交配,所得F2代黄肤色后代中雌雄比例为_________。

(3)一对黄色雌雄虫杂交,生出一只白肤色、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子代。若为某亲本形成配子的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配异常造成,则该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

(4)若该昆虫有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E-e控制,其中一个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受精卵致死(注:EE、XeXe、XEY、XeY等均视为纯合子)。有人用一对该物种昆虫杂交,得到F1代昆虫共301只,其中雄性101只,由此可知,控制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染色体上。①若F1代雌虫中仅有一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______;

②若F1代雌虫中共有两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____。让F1随机交配,理论上F2成活个体中基因E的频率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

(10分)下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图2中方框内所示结构是_____的一部分,它在________中合成,其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可以用图2方框中数字________表示。

(2)图1中以④为模板合成⑤物质的过程称为______,进行的主要场所是[  ]________,所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

(3)若该多肽合成到图1中UCU决定的氨基酸后就终止合成,则导致合成结束的终止密码是________。

(4)从化学成分角度分析,与图1中⑥结构的化学组成最相似的是(  )

A.乳酸杆菌  B.噬菌体  C.染色体   D.流感病毒

(5)若图1的①所示的分子中有1 000个碱基对,则由它所控制形成的信使RNA中含有的密码子个数和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最多不超过(  )

A.166和55          B.166和20    C.333和111    D.333和20

 

查看答案

(8分)为获取高性能碱性淀粉酶,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科研人员的帮助下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目的】比较甲、乙、丙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淀粉酶的活性  

【实验材料】科研人员提供的三种微生物淀粉酶提取液(提取液中酶浓度相同)

【实验步骤】(1)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按下表要求完成操作(表中各溶液的体积单位为mL)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试管4

蒸馏水

2

2

2

A

pH=8缓冲液

0.5

0.5

0.5

0.5

淀粉溶液

1

1

1

1

甲生物提取液

0.3

 

 

 

乙生物提取液

 

0.3

 

 

丙生物提取液

 

 

0.3

 

总体积

3.8

3.8

3.8

B

 

 

 

 

 

 

 

 

 

(2)将上述四支试管放入37℃的水浴,保温10min。

(3)在上述四支试管冷却后滴入碘液。   (4)观察比较四支试管的颜色及其深浅。

【实验结果】(“+”表示颜色变化的深浅,“-”表示不变色)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试管4

颜色深浅程度

++

-

+

C

 

回答相关问题:(1)填写表中的数值:A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无关变量有                        以及淀粉溶液的量和浓度等。

(3)本实验还可以用        试剂来检测生成物的量。若用该试剂检验,颜色变化最大的试管是       

(4)C的颜色变化深浅程度应为          (用“+”或“-”的数量表示)。

(5)根据实验结果可知,三种酶的活性大小的关系为               。三种酶的活性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查看答案

(10分)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植物体的两个重要生理活动。回答下列相关的问题:

(1)下图示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分析图解可知,在_    __     __温度条件下,植物净光合作用为零。__    ___作用的酶对高温更敏感。

(2)植物单个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可用通气方式测定。如下图所示,将新鲜的植物叶片置于同化箱中,在适宜的光照、温度条件下,让空气沿箭头方向流动。

A、B两处气体的满分5 manfen5.com浓度相等时说明_____________                 ________。

果要测定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的总强度,那么还需利用该装置在__              ___

条件下测定____                          _。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