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12分)如图为植物和高等动物(如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

(12分)如图为植物和高等动物(如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的甲、乙两种结构为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在植物的叶肉细胞中,甲、乙

两种细胞器都是重要的“能量转换器”,其中在乙细胞器内完成的能量转换过程是___________。(2分)

(2)甲结构中产生的ATP___________(“可”或者“不可”)供乙结构利用;乙结构中产生的CO2到相邻

细胞中的甲结构中被利用,需要穿过___________ 层磷脂分子;甲的D结构中能发生反应,该反应之所以

在D上进行,是由于D中含有___________。(2分)

(3)CO2进入叶绿体后,在基质中被___________(2分)后形成的物质遇斐林试剂呈砖红色。请写出

在甲结构中发生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2分)

(4)发生在高等动物细胞结构乙中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填图中的序号),在缺氧情况下,物质A可

通过⑤过程形成物质C___________(填名称)

 

(共12分) (1)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热能和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缺热能扣1分) (2)不可   12    与光反应有关的色素和酶(色素和酶各给1分) (3)固定、还原(缺1扣1分)    CO2+H2O(CH2O)+O2(全对才给分) (4)⑦    乳酸 【解析】 试题分析:(1)乙细胞器为线粒体,是有机物的氧化分解的场所。在乙细胞器内完成的能量转换过程是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热能和ATP中活跃的化学能。(2)甲为叶绿体,甲中光反应产生的ATP会全部用于暗反应,即转化为ADP+Pi,不可用于线粒体中;线粒体中产生的CO2到相邻的叶绿体中,需要穿过6层生物膜:线粒体2层(通过一次),细胞膜1层(通过二次),叶绿体2层(通过一次),一共12层磷脂分子;D结构是内囊体薄膜,上面含有与光反应有关的色素和酶。(3)CO2进入叶绿体后,参与暗反应,在基质中被固定、还原,形成葡萄糖,遇斐林试剂呈砖红色;反应式为CO2+H2O(CH2O)+O2。(4)发生在高等动物细胞结构乙中的生理过程是有氧呼吸,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为CO2和H2O;在缺氧情况下,物质A无氧呼吸,通过⑤过程形成物质C乳酸。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场所、反应式等,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3分 )三位美国科学家由于在端粒和端粒酶方面的重大发现获得了200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由DNA重复序列(一TTAGGG一)和相关蛋白组成的一种特殊结构,具有稳定染色体结构及完整性的功能。但随着染色体复制与细胞分裂的不断进行,端粒会逐渐缩短,待缩短至一定程度则细胞不能继续分裂而逐渐走向衰老和凋亡。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构成,能够利用自身RNA为模板使端粒末端的DNA重复序列得以延长,使端粒保持一定长度,为细胞的持续分裂提供必要的遗传基础。

(1)随着细胞中端粒长度的缩短,细胞的增殖能力将逐渐_______。研究发现,端粒酶在不分裂的体细胞中一般不表现出活性,据此推测,下列人体细胞中具有端粒酶活性的是___________,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

①胚胎干细胞②心肌细胞③造血干细胞④成熟红细胞

(2)端粒酶催化的反应过程中,遗传信息的流向是____________。

(3)癌变的细胞中具有较高活性的端粒酶,除常规的癌症治疗方法外,通过寻找能够________癌细胞中端粒酶活性的物质也使癌症的治疗成为一种可能。

(4)研究表明,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下图是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①图中A代表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葡萄糖进入癌细胞后,在代谢过程中可通过某些代谢过程形成非必需氨基酸,也可通过形成五碳糖进而合___________作为DNA复制的原料。

②在有氧条件下,癌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为___________。与正常细胞相比,①~④ 过程在癌细胞中明显增强的有___________(填编号),代谢途径发生这种变化的意义在于能够___________,从而有利于癌细胞的增殖。

③细胞在致癌因子的影响下___________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进而调控___________的合成来改变代谢途

径。若要研制药物来抑制癌症患者细胞中的异常代谢途径,图中的过程__________(填编号)不宜选为作

用位点。

 

查看答案

(10分)下图中A-E是从几种生物细胞中分离出来的5种细胞器,①~④是从5种细胞器中分离出来的几种有机物(①④只表示某有机物的局部),请回答下列问题([   ]填字母或数字,   上填结构名称)

满分5 manfen5.com

(1)从细胞中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先将___________后获得各种细胞器和细胞中其他物质组成的匀浆,再用___________方法获得各种细胞器。

(2)①~④中属于生物大分子的是_________。

(3)具有①结构的物质存在于细胞器[    ]___________中,提取它所用的溶剂是___________,分离它的方法是___________。

(4)能够合成③物质的细胞器有[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5)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板形成与[    ]___________密切相关

(6)用含有放射性化合物(氘标记)的培养基来培养愈伤组织细胞,发现放射性物质集中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最可能被标记的化合物是(    )___________

A.一种氨基酸   B.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C.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D.葡萄糖

 

查看答案

据调查,某小学的学生中,基因型的比例为XBXB(42.32%)、XBXb(7.36%)、XbXb(0.32%)、XBY(46%)、XbY(4%),则在该小学XB和X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

A.6%、94%      B.92%、8%     C.78%、22%          D.69%、6%

 

查看答案

下图甲表示家系中某遗传病的发病情况,图乙是对发病基因的测定,已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人类性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则Ⅱ­4的有关基因组成应是图乙中的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进行育种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另一种方法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前一种方法所得的F2中重组类型、纯合子各占5/8,1/4

B.后一种方法所得到的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为2/3

C.前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