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增殖过程中DNA的含量会发生变化。右下图为青蛙卵巢中细胞在某一时期的分类统计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过程的细胞只存在于丁组
B.甲组细胞的形态大小都相同,全部为卵细胞
C.乙组的每个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D.丙组细胞中正在进行染色体的复制,其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加倍
关于细胞核内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三者都是生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B.都能复制、分离和传递,且三者行为一致
C.在生物的繁衍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DNA和基因的行为
D.每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
假设32P、35S分别标记了一个噬菌体中的DNA和蛋白质,其中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30%。用这个噬菌体侵染不含标记元素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50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子代噬菌体中可能含有32P、35S
B.该过程至少需要1×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C.含32P与只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24
D.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
对摩尔根等人得出“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这一结论没有影响的是
A.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B.摩尔根的精巧实验设计
C.萨顿提出的“基因在染色体上”假说
D.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
下图是某高等动物(2N)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部分染色体),正确的是
A.该细胞分裂结束即可进行受精作用
B.图中细胞内有4条染色单体、2个染色体组
C.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其初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一定是BB
D.正常情况下,基因B、B所在的染色体不可能是X染色体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性状分离是指
A.纯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
B.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显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
C.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隐性的后代
D.杂种显性个体自交产生显性和隐性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