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10分)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一)...

(10分)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一)方法步骤

取6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接通台灯电源24h后,打开纸盒,观察并记录6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

(二)实验结果预测

满分5 manfen5.com

在以上装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是______________装置,而玉米幼苗基本停止生长的是__________装置。

(三)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论

1.根据________号和________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的。

2.根据________号与________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与否有关。

3.根据________号与________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

4.根据5号和6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只能说明________________。

 

(10分) (二)3、4、5(全对才给分) 2    (三)(1)1 3 (2)1 2 (3)1 4 (4)玉米幼苗发生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在玉米幼苗胚芽鞘两侧分布不均有关 【解析】 试题分析:幼苗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尖端受到单侧光刺激会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导致植物向光弯曲生长。1弯向光源生长,2不生长不弯曲,3直立生长,4直立生长,5直立生长,6向右弯曲生长。 (三)1.“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的”实验的自变量为尖端是否接触到单侧光刺激,1与3体现的自变量有无单侧光刺激。2.“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与否有关”该实验自变量为是否有尖端存在,1与2符合自变量的要求。3.“说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接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1与4符合实验堆自变量的要求。4.5号和6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只能说明玉米幼苗发生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在玉米幼苗胚芽鞘两侧分布不均有关。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是否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8分)下图为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写出下列结构的名称:A__________;C__________。

(2)写出下列液体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3)用简式表明a、b、c、d之间的关系:________。

 

查看答案

人体内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在结构上的差异,很可能体现在

A. 核DNA分子数                    B. 线粒体的数目

C. 参与免疫的过程                  D. 高尔基体的数目

 

查看答案

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 ℃降至5 ℃,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

A.增加、增加、减少、降低 B.增加、减少、增加、不变

C.增加、增加、减少、不变  D.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查看答案

水稻高秆(H)对矮秆(h)为显性,分蘖力强(A)对分蘖力弱为显性。现有高秆分蘖力弱和矮秆分蘖力强的纯合水稻,为培育纯合高秆分蘖力强的水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应用的育种原理可以是基因重组,也可以是染色体变异

B.用高秆分蘖力弱和矮秆分蘖力强的纯合水稻杂交得F1,再自交得F2,从F2中可选出符合要求的水稻

C.双亲杂交获得F1(HhAa)后,再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中不能选出所需水稻

D.用杂交育种方法比用单倍体育种方法所需年限要长

 

查看答案

能够识别抗原的细胞或物质是

①吞噬细胞  ②T细胞  ③B细胞 ④记忆细胞 ⑤浆细胞  ⑥效应T细胞  ⑦抗体   ⑧干扰素

A.①②③④⑦   B.①②③④⑥⑦

C.②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