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某动物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实验,如下示意图所示,其基本过程:①用某种荧光染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②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现的某一区域,该区域荧光消失。③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荧光逐渐恢复,即又出现了斑点。上述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
C.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氨基酸等物质被细胞吸收(跨膜运输)的速率
D.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
将萤火虫腹部末端的发光器切下,干燥后研成粉末。将粉末装入试管,滴加蒸馏水,使之混合,则有淡黄色荧光出现,2min后,荧光消失了。接着若在试管中滴加葡萄糖溶液,荧光不能恢复,如果滴一点ATP溶液,荧光将恢复。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滴入蒸馏水发出荧光,是由于试管内有荧光物质和ATP
B.荧光消失是由于该实验中ATP—ADP循环无法进行
C.滴加蒸馏水,荧光出现2 min后才消失,说明细胞内含有大量的ATP
D.实验说明,生命活动所需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而不是葡萄糖
以紫色洋葱鳞茎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渐缩小
B.滴加30%的蔗糖溶液比10%蔗糖溶液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所需时间短
C.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又复原,说明细胞保持活性
D.用高浓度的NaCl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
图中a、b、c表示三种生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以上三种细胞内遗传物质的载体是染色体
B.a细胞有细胞壁,而b、c细胞没有该结构
C.三种细胞中共同具有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D.c细胞内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厌氧呼吸
某细菌能合成一种“毒性肽”,其分子式是C55H70O19N10,将它彻底水解后只能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分子“毒性肽”彻底水解需要消耗10个水分子
B.合成该“毒性肽”所需能量来自核糖体和细胞溶胶
C.该“毒性肽”彻底水解后将会得到4个谷氨酸分子
D.若将“毒性肽”中的丙氨酸替换为缬氨酸,该肽一定失去毒性
内质网腔内的分泌蛋白,输送到高尔基体腔内进一步加工,最后释放到细胞外。此过程分泌蛋白通过了几层生物膜
A.3 B.2 C.1 D.0